首届吴越佛教研讨会论文

 

开幕式致辞(张新鹰)

永嘉玄觉的山居禅观(蔡日新)

湛然简谱(俞学明)

谛观及其天台四教仪李廷佑.韩)

吴越王钱弘俶与宋代天台宗的复兴(宋道发)

延寿的禅、教会通思想杨曾文)

永明延寿与中国佛教新结构的形成(陈荣富)

延寿《宗镜录》之天台修持思想朱封鳌)

四明尊者扶宗(沈仁岩)

慈云遵式的忏法实践(圣凯)

宋代涅槃学中的双游义——以孤山智圆为中心吴忠伟)

天台宗观心法要(冯树芳)

道济禅师与吴越佛教文化惟贤)

解读济颠(文正义)

莲池大师与云栖寺林克智)

莲池大师对邪外及迷信的批判陈兵)

藕益的因明(释刚晓)

浅谈藕益大师对当代佛教的启示一方)

中峰明本禅净融合观纪华传)

吴越之地的舍利文化宫哲兵)

一方净土╠╠佛教净土法门与浙江黄公元)

南京佛教之传入与发展略述吕建福)

庙产兴学中的吴越佛教(麻天祥)

谛闲法师二三事方祖猷)

七塔寺溥常法师的振兴佛教与佛教教育思想黄夏年)

印光祖师思想研究(崔正森)

浅论北宋中国佛教伦理的世俗化与儒家伦理的本体化应丽卿)

曹洞禅者交流纪要(章波娜)

晚明佛教的危机与应对王公伟)

论晚明吴越佛教复兴现象及其特质陈永革)

追寻人间佛教思潮之源邓子美)

越佛教与当代世界佛教王仲尧)

吴越佛教”辩名张家成)

以文为主 以教为本(高燮初)

浙江佛教及其历史特点董平)

浙江佛教艺术概论李小艳)

天台遗则佛窟学之特色曾其海)

浙刊佛藏述略张新鹰)

寒山诗赏析韩廷杰)

从中国民间观音信仰看古代印度佛教文化与中国儒教文化的交往李利安)

从热点事件看佛教参与现代道德建设的基本立场(林国良)

观世音菩萨娑婆众生之功德母梁雄辉)

观音信仰与吴越佛教韩秉方)

受持大般涅磐  早证实相念佛(释觉恒)

论佛教伦理的基本特点(董群)

佛教伦理与当代社会(江建昌)  

佛教等宗教派别的伦理思想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影响(姚卫群)

试论儒家对诸宗教的融和(严耀中)

从《婆薮盘豆法师传》看瑜伽行派三大师唯识著述的流出分期周贵华)

佛教事务管理应鼓励倡导佛教的社会责任(陈寿新)

简论佛教本体论的中国化(宋志明)

吴越佛教与五台山佛教文化交流周祝英)

湖州佛教对外交流史初探(黄焘)

南朝佛教史传的成就与意义(孙昌武)

论中国佛教思想的价值(李明友)

论中国道教哲学与佛学之关系(孔令宏)

近代中国佛教与政治:以太虚为代表的人间佛教为例(龚隽)

冯梦祯与晚明东南佛教(黄卓越)

试论无相唯识与有相唯识理论差异及其实质(慧仁)

赞宁三教思想初探(隆德)

元代飞来峰佛教雕刻的造型与内容探讨赖天兵)

高僧辩才(鲍志成)

印光法师和吴越佛教文化沈去疾)

华严五教止观略释(乘达)

崇尚科学,破除迷信(道荣)

佛陀信仰的社会形式及其关怀(李向平)

圆出世智,导世间行(颜开)

五代宋初天台教籍复归中土问题的再检讨(张风雷)

试论沙弥受戒次第与内涵(界崇)

吴越佛教遗风(曹曙红)

永明大师绝待圆融(高柏生)

藕益台宗思想略探(来华)

净慈道济与后期禅宗(赖永海)

法眼宗精神简论(刘元春)

中天竺对澄观的影响(隆净)

佛教在现代社会的使命(罗颢)

韬光寺资料辑(悟真)

敦煌草书写卷《大乘起信论略述卷上》考定(黄征)

研讨会总结(王雷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