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 述 汉 藏 因 明

 

圣法

 

一、序 言

 

因明学发源于印度,是印度哲学史中一颗璀璨明珠。因明是梵语“hetuvidyā”的意译,因含有理由,原因、知识的意思,指推理论证的依据;明译为“学”,即知识和智慧之义。所以因明就是有关于因的学问,是印度古典逻辑中佛家所发展起来的一个逻辑系统,除研究推理、论证等逻辑形式外,也着重控讨如何认识对象的一些问题。彻尔巴茨基曾说:“因明包括了人类认识的全部领域,从初级的感觉开始,直至一整套复杂的公开辩论规则为止,佛家论师把他们自己这一学科,叫做逻辑推理学说,或者叫做正确认识之来源的学说,或者索性叫做正确认识的调查研究,它是一种探讨真理与谬误的学说。”因此因明学的主旨就是在于“考定正邪,研核真假”。

古印度人崇尚於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辨,古印度有繁荣的学术文化可以说与辩论之风的盛行有密切关联。在各种的辩论中随之产生了种种哲学派别,文化思想极其活跃,辩论之风亦随之大盛。因明学就在这样的思想文化背景下逐渐萌生与发展。可见早期的因明只是为辩论的需要而总结归纳成的一种逻辑或辩论术。最早致力于系统研究因明的是正理派,然对因明发展贡献最卓越,并使其正式成为因明系统的乃是佛教特别是大乘佛教。在大乘佛教中印诸师皆对因明有过或多或少的研究和注疏,如弥勒菩萨的《瑜伽师地论》、无著菩萨的《显扬圣教论》、世亲菩萨的《如实论》、安慧的《阿毗达磨杂集论》,以及陈那、商羯罗主、法称、玄奘大师、窥基大师等都是有名的因明学研究者,从而使因明学更趋于完备与圆满。另外,在大乘佛教中把因明列为菩萨所必学的五明之一,《大疏》云“菩萨求法,当于何求?当于一切五明处求”。这说明大乘佛教对其特别重视。

随着佛教经典的不断东传,因明著作的传译也接足而至,传入我国的因明分为汉传与藏传两大系统。汉传因明又有两个时期:第一时期在东晋末年由佛陀跋陀罗译出古因明专著《方便心论》,此论不仅是佛教最早的因明著作,同时也是印度逻辑史上最早文献之一,可见此论对因明研究者来说有着重要意义,遗憾的是在当时未得到重视而被失传,但仍不能抹灭佛陀跋陀罗为我国传入因明第一人的美称;第二时期是在唐初以玄奘大师为主的因明研究团体,玄奘大师从印度带回诸多因明著作并进行翻译、讲授,在当时学习因明已形成一种社会风气,研习者众多,使因明研究在中土达到了顶峰。但与前期所不同的是玄奘大师所传是陈那与其弟子商羯罗主的新因明。藏传因明是在唐末宋初时传入藏地的法称一系的新因明,对西藏佛教思想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

 

二、汉传因明

 

印度因明学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世亲以前为古因明,陈那经后为新因明。基於此种原因,所以汉传因明从传入的时间、著作、人物等的不同,同样也有古因明与新因明之别。

古因明当以《方便心论》为始,《如实论》为终。

《方便心论》如前所述,虽在东晋时就由佛陀跋陀罗首译,但由于未受重视而失传,幸好在北魏延兴二年又有吉迦夜和昙曜再度译出。此论的作者一般因明学者认为应是佛教小乘论师,造此论的目地是为“显示善恶诸相”以“利益众生”,以免“迷惑者众,为世间邪智巧辩所共诳惑”。此论共分四品:第一明造论品,列出八种“深妙论法”,即譬喻、随所执、语善、言失、知因、应时语、似因、随语难。第二明负处品,此品所明负处只说名未加例释,且无序数,因此各家所列数目与种类各不相同,今依沈剑英教授主编的《中国佛教逻辑史》中所说有17种负处,即语颠倒、立因不正、引喻不同、应问不问、应答不答、三说法不令他解、彼义短阙而不觉知、他正义而为生过、众人悉解而独不悟、违错不具足、语少、语多、无义语、非时语、义重、舍本宗。第三辩正论品,通过辩正三种错谬见解,呈示出当时论难的常用论法和被难破者堕入负处的过程。第四相应品,此品列出二十种相应问答之法:增多、损减、同异、问多答少、问少答多、因同、果同、遍同、不遍同、时同、不到、到、相违、不相违、疑、不疑、喻破、闻同、闻异、不生。

《如实论》为世亲所造。此论共分三品:第一无道理难品,有九种辩难,⑴关于无道理的辩难,⑵关于言说相异的辩难,⑶关于义不成就的辩难,⑷关于不诵我难则不得我意,不得难我的辩难,⑸关于语前破后的辩难,⑹关于说别因的辩难,⑺关于说别义的辩难,⑻关于今语犹是前语而无异语的辩难,⑼关于一切所说皆不许的辩难。第二道理难品,此品列出三类十六种误难,⑴颠倒难,即立难不与正义相应,有十种,即同相难、异相难、长相难、无异难、至不至难、无因难、显别因难、疑难、未说难、事异难。⑵不实义难,即以妄语相难,有三种即显不许义难、显义至难、显对譬义难。⑶相违难,即义不并立,如明暗、坐起等不并立,有三种,即未生难、常难、自义相违难。此外作者在本品中更举出五种正难,即破所乐义、显不乐义、显倒义、显不同义、显一切无道理得成就义。第三堕负处品,列出二十二种堕负,即坏自立义、取异义、因与立义相违、舍自立义、立异因义、异义、无义、有义不可解、无道理义、一至时、不具足分、长分、重说、不能诵、不解义、不能难、立方便避难、信许他难、于堕负处不显堕负、非处说堕负、为悉檀多所违、似因。

在古因明的弘传期还有一部《回诤论》,此三部论并不能系统的把因明学的理论展示在人们的面前,只是零星的介绍了一些因明知识,因此难以引起当时教内外学者的重视,更谈不上对因明学有所阐发与深入研究。所以古因明在我国汉传因明史上没有造成大的影响。

自从玄奘大师在印度学成回国以后,我国对因明学的研习与前期迥然不同。从此也就开始了新因明在我国的弘传。玄奘大师于627年开始其漫长的西行求法之途,经过九死一生的艰辛跋涉,终于在633年到达了当时印度的佛教最高学府――那烂陀寺。从师戒贤学习并掌握了陈那的新因明理论,而后又从胜军研习唯识论及因明 论等。经过其师戒贤论师和胜军的悉心教授,再加上他个人的好学不倦,多方请教,精益求精,从而造就了一名旷古绝今的因明大师。据载当时大师在印度已盛名远播,受到了戒日王的特别礼遇,专为其开无遮大会,与来自五印度的沙门、婆罗门等数万人进行辩论,大师立《真唯识量》示众,竟在十八天内无一人敢于诘难。从此大师声名大振,被当时的佛教徒尊称为“大乘天”、“解脱天”,取得了无上的荣誉。大师不拘泥于此,于唐贞观十七年辞别印度,满载而归,不但带回了印度僧俗二界对大师的最高荣誉,而且更带回了大量的梵文经卷及因明论著,为我国佛教和因明学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大师回国后不久就开始了对经典的翻译工作,他每日自定课程,除抓紧时间译经外,每日都抽出一定的时间为僧众讲解新的经论及因明,对于大众所提出的诸多疑问都一一给于详备的解答,在这样的学习氛圈中,新因明理论逐渐在僧众中传播开来,形成一种学术风气,当时的诸僧众皆以学习因明这门新学问为荣,故竞相撰释注疏,使因明研究盛极一时。尤其是追随大师左右的诸弟子们对因明的悟解更是胜人一筹,如文轨、神泰、靖迈、明觉、净眼、窥基等门人都有对因明注疏立说,其中以窥基大师的《因明入正理论疏》最为精辟,对后来因明学研究影响最深。

玄奘大师所传乃是陈那早期以立破为主的因明思想和商羯罗主加以发展的新因明体系。在大师所译的经论中专门或部分论述到因明思想的有七部,其中以陈那的《正理门论》和商羯罗主的《入正理论》最为重要,此二论不但是新因明的入门书,也是我国汉传因明研究的基础书。

《正理门论》是陈那早期思想的代表作,此论在藏经中有二种译本,一为玄奘大师于贞观二十三年有弘福寺译出,一为义净法师所译,二者在论本部分完全一样,只是义净法师所译在开头多了一段“释论缘起”。此论开宗明意就标出了“为欲简持能立、能破义中真实,故造斯论”,这正申明了本论旨在阐发能立与能破及其过失论的真实涵义,同时也所映了作者重于论证形式的逻辑思想。首先,此论确立了新因明的三支比量,改变了古因明五到论式的旧模式。宗、因、喻三支是构成一个因明论式的三个命题,三者缺一便成过失。在论式中的因须立敌共许,方能令敌生忆念,依此忆念方生了智,依此了智方能成宗。因此因必须具备遍是宗法性、同品定有性、异品遍无性之三相。若违背第一相就会犯两俱不成、随一不成、犹豫不成、所依不成四种过失。依后二相可配成九句以此来刊定因的真似。九句即:①同异品共有,②同品有异品无,③同品有异品俱,④同品无异品有,⑤同异品均无,⑥同品无异品俱,⑦同品俱异品有,⑧同品俱异品无,⑨同品俱异品俱。在这九句中只有②⑧是正因,④⑥属法自相违因,其他都犯不定过。发现②⑧为正因在印度逻辑史上陈那是第一人,而②⑧之所以是正因不在于同有或同俱,而关键在于异无,只有异品无才能成就因证成宗的作用。其次,此论将现、比二量视为立破应具的必要条件。在正理派说量有现量、比量、圣教量、譬喻量四种,无著、世亲的古因明唯取前三量无譬喻量,而到陈那的新因明只有现、比二量,何以故?陈那自己说“为自开悟唯有现量及与比量,彼声、喻等摄在此中,故唯二量。由此能了自、共相故,非离此二别有所量、为了知彼更立余量。”也就是说现量及比量的主要作用在于自悟,同时由于它是建立真能立所必具的要素,故亦隐含有悟他的作用。再者所量之境无外乎自相与共相二种,自相就是局限于自身之表征,共相就是通及于一类事物的共同表征。了知对象自相的叫现量,了知对象共相的叫比量,而在人类知识领域中除了自相、共相以外,再也没有所量之境,所以能知之量也就只于现量与比量了。最后,此论在能破及似能破章中侧重于似能破的阐发,将正理派的二十二种误难整理成十四种过类,使误难论更上一个新的台阶。此论是一部划时代的逻辑论,它在印度逻辑史和中国逻辑史中均占有重要地位,汉传因明就是由此论衍生而出。

《入正理论》是商羯罗主对陈那《正理门论》的进一步阐释,是因明的入门之作。此论的全部内容在开头就有一颂作了总结,即“能立与能破及似,唯悟他。现量与比量及似,唯自悟。”此论按能立与似能立,现量、比量与似现量、似比量,能破与似能破的次序来阐说“八门”,“八门”的内容,窥基大师在《因明大疏》中作了精要的解释,他说:“一者能立,因喻具正,宗义圆成,显以悟他,故名能立。二者能破,敌申过量,善斥其非,或妙徵宗,故名能破。三者似能立,三支互阙,多言有过,虚功自陷,故名似立。四者似能破,敌者量圆,妄生弹诘,所申过起,坆名似破。五者现量,行离动摇,明证众境,亲冥自体,故名现量。六者比量,用已极成,证非先许,共相智决,故名比量。七者似现量,行有筹度,非明证境,妄谓得体,名似现量。八者似比量,妄与因况,谬成邪宗,相违智起,名似比量。”作者认为现比二量,唯在洞察事物的自共相,主要是用来供自己理解的,在悟他方面已次之,所以说唯自悟。这与陈那的见解是相一致的。而立破则是通过对对方错误认知的剖析来达到开启他人正确认识的作用,故说唯悟他。本论将整个的讨论重心放在能立与似能立上,层次分明,阐说精当,且有发展,在玄奘大师当时的译经场上诸僧众都被此论所倾倒,纷纷记录大师口义而撰写疏记。此论成为汉传因明的基础文献,其价值几乎可与陈那的《正理门论》相媲美。

汉传因明由于玄奘大师及其弟子们的大力弘扬而流传于中华大地,并且传到了日本、朝鲜等国,在世界逻辑史上颇具盛名。但由于它是依附于唯识宗而发展,因此随着唯识宗在唐末的衰微而销声匿迹,诸多的因明论著亦遭到了破坏或沦落海外,在宋、元、明长达数百年间,人们看不到因明的本来面目。直至清末杨仁山居士从日本取回了窥基大师的《因明大疏》并刻板流通,乃使因明学在汉地得到了复兴。

 

三、藏传因明

 

藏传因明是完全不同于印度与汉传因明的一个别具特色的因明体系,它主要尊崇於陈那后期的《集量论》和法称七论。在藏地陈那的主要作品以及法称、法上等印度其他因明论师的著作都有忠实的译本,当佛教在印度衰微之后,西藏学者就开始独立撰写自己的因明著作,并且继承了印度的传统。正如著名的俄国佛学家彻尔巴茨基曾说:“当佛教在印度本土逐步湮没时,一个在西藏土考土长的佛教逻辑的系统即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从而延续了印度因明的传统”。藏传因明是对印度因明的全面继承,并且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与发展,形成独具一格的藏传量论。其具体的发展过程亦有两个时期,以俄·洛丹喜饶为界,在他之前为旧时期,主要是对印度因明典籍的翻译;而后则为新时期,是藏人开始有自己对因明的注疏,形成了藏传因明的诸多特色。

在藏地对因明著作的初传当推至墀松德赞在位之时,由从印度请来的寂护大师和藏人法光合译出陈那《因轮论》,这是译成藏文的第一部因明著作。这一时期更有吉祥积、智军、龙㠉三大译师,共译出陈那、法称及其后学的因明著疏十九种。但印度新因明中最重要的陈那的《集量论》与法称的《释量论》尚未译出。时至11世纪藏传佛教后宏初期,由阿里王所遣赴印度学法归来的译师――玛善慧译出了法称的《释量论颂》、《诤正理论》以及释迦慧的《释量论疏》和《释量论颂》,除《量抉择论》外,法称七论都已译成藏文。而后又由阿底峡尊者的再传弟子洛丹喜饶与利他贤同译出了法称的《量抉择论》和法上的《量抉择论详疏》,此时则法称七论已全部译完。洛丹喜饶是对印度因明经典译文成果最多,文字最好的一位,他从克什米尔留学回藏后又译了耶麻黎的《释量论庄严疏详疏》,这是对《释量论》最详细的一部注疏。他还在僧中开讲因明,据说在其弟子中能讲《释量论》、《量抉择论》者,多达数百人。可见当时在藏地对因明的研究已初具规模。

在藏传因明中第一个撰述独立的因明著作的乃是洛丹喜饶的三传弟子――法师子。这也就标志着藏传因明已进入了新时期。他蓍有《量抉择论广注》和《量论摄义祛蔽论》,以经部义为根据,把量论中的一些基本义理从法称经典中提取出来,形成了显色红白、实有法与假立法、相违与不相违等范畴,在破他方面采用了“应成论式”,从而形成了藏传因明中最具特色的“摄类辩论”的研习形式。法师子及其著作是真正藏人自创因明诞生的开始。然在新时期最具影响力的应首推宗喀巴大师,大师是西藏佛教格鲁派的创始人,他详细的研究了陈那和法称的因明著作及注疏,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因明不仅仅是用于论辩道理,而是可达到成佛的一条重要途径,他把因明与内明合为一体。大师一生并没有对因明有大部头的注疏,只写了一部《因明七论入门》,此书虽篇幅不长,却言简义该,包括了因明的全部重要问题,是藏传因明中一部非常重要的著作,建立了格鲁派因明学著作的纲要。他的弟子们据此阐扬,形成了格鲁派独特的系统。他的弟子注述非常丰富,如贾曹杰著有《定量论广注》,《正理滴论善说心藏注》等,克主杰著有《量理海论》《因明七除暗庄严疏》等,根顿珠巴撰《量理庄严论》《释量论广注》等。这些因明论蓍皆成为藏传因明中的主要蓍作,亦是格鲁派僧众的必读课本。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藏传佛教中因明是每一位僧人的必修科目,各寺院都有自己的扎仓(学院),所用的因明课本都是由大喇嘛编写而成,一般为期四年,四年内要背诵法称的《量评释论》简易的本颂两千多个,经常会举行的辩论会以检验学僧的学习成绩,成绩合格者才可进入最高一级的学习。以格鲁派为例,宗喀巴大师所建的甘丹寺、哲蚌寺和色拉寺是格鲁派的最高学府,一个僧人入寺,揗序修学五部大论,即《因明论》、《现观庄严论》、《中观论》、《戒律》,《俱舍论》,学完这五部著作考格西学位一般要花一二十年功夫,而因明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是一门基础课,若不学因明则对大乘般若学、中观学以及小乘佛学的研讨都会碰到许多逻辑性的障碍。因此,它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并且每年的冬季都要举行一个为期半月的大辩论会,已形成一种独特的风格,主要表现在:1、参加者不分年龄的大小和学龄的高低;2、均以因明各方面的内容为论题,做到引证翔实,论理充足;3、辩论者双方以礼相待,互相尊重,以探讨真理为出发点;4、不分昼夜在的寒风凛冽的露天辩论广场上进行激烈的舌战。这样就使因明的学习不但在理论上更加明朗,且能在实迹运用上得到更好的发挥。在某种程度上也可说这种辩论会的举行亦是因明能在藏地绵延千年而不绝的主要原因之一。

 

四、汉藏因明之差异

 

汉传与藏传因明由于所传的时间背景等的种种不同,而形成两个截然不同的因明体系,其差异很多,在此仅略举以下几点:

1、传承不同

汉传因明主要是传承了陈那的前期思想以及其弟子商羯罗主的思想,以《正理门论》和《入正理论》为主要依据论典,以立破为重点,破邪显正为主要功能。而藏传因明则以陈那后期的著作《集量论》和法称的因明七论为主,更注重于因明的知识论内容,在藏地因明不但是辩论的逻辑工具,也是认识真谛,寻求解脱的必要途径。

2、研习者的身份不同

在今天对于汉传因明的研究大多数都是在家众,许多因明作品皆出自在家众之手,出家众深入学习因明的可以说是寥寥无几,在各佛学院专门开设因明课的也很少,这样就使得因明学难以与佛学同步发展,彼此之间产生大的差距,甚至有部分出家众不知因明为何物。而在藏地因明的弘传却完全依赖出家众的讲授、研究与运用,每一个僧众都必须对因明有所学习与了解,因为其主旨就是在于破除邪论,安立正理,论证佛教的一切真理,从而走向解脱之路。

3、学习方法不同

藏传因明着重先背诵因明主要论著,在学苑里进行面对面的集体辩论,立论者和敌论者展开针锋相对,层层追逼的问答论证。这种学习方法,不但增强了学习的记忆力,也锻炼了思维的敏捷度,更提高了辩论才能。而汉传因明所运用的仍然是传统的授课教学,未免在些呆板,不能灵活掌握因明这门辩论工具。

 

五、结  语

 

因明学虽是印度的古老学术,但在我国不但生根发芽,更结出了累累硕果,不论是汉传因明还是藏传因明,在我国思想史上都产生过重大影响,直接推动了我国逻辑学的发展步伐,亦由我国而传至东南亚、欧美各国,使其成为世界三大逻辑学之一。然而在今天这个各种学科快速发展的时代,因明学仍是一个非常薄弱的研究领域,这就需要我们广大因明爱好者或研究者加倍努力,使因明正理发扬光大,再现辉煌。

 

参考书目:

1、《中国佛教逻辑史》   沈剑英教授主编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因明学研究》     沈剑英教授著    东方出版中心

3、《佛家逻辑》      沈剑英教授著    开明出版社

4、《因明新探》      甘肃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