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千佛阁碑记浅析

 

 

在中州第一禅林╠╠乾明寺的西厢房墙壁上,直今还完整无缺地镶躯着清道光年间的《重建千佛阁修补化纸炉资姓名》青石碑两座。详细记载了捐银者多达九百多人的姓名、祖籍、官爵以及捐银数额。从中可以清楚地看出乾明寺当时的影响。同时,也为我们研究道光年间县级行政设置情况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重修千佛阁,首先要得到官府的鼎力相助、支持。我们从碑志中可以看出,“特授襄城县正堂胡天培捐银五两”,“钦加游府衔襄城营部间府金保捐银四两”,虽然他们捐资甚微,反而放在碑的最醒目位置,足以证明修建千佛阁首先得到了县衙认可和支持。同时,紧随其后的就是“襄城营城守司厅刘振基”、“襄城儒学正堂高绍曾、副堂李永昶”、“襄城县右堂扬鹤年”等。另外,在后面,还详细地记载了单位集体捐款,这就是捕班捐银两千两。这就为我们研究清道光年间的襄城县衙设置留下了极珍贵的资料。

重修千佛阁影响之大,不仅表现在本县和周围的州县,甚至影响全国各地。本县的四位富商每人捐银四千两,计达一万六年两:兵司马纪天详捐四千两,理问纪天瑞、州判纪天章各捐三千两。我们从这三位纪姓人的名字上分析,很可能是三兄弟,共捐银万两。随后的是信云营部厅姚兆祥,捐一千五百两,西蜀兰万林捐一千两,魏国紊捐五百两,袁聿辉捐一千两,等等,捐助百两以上的多达三百多人。由此可见,捐助活动北至东北、直隶、顺天,南至江苏,西至西蜀。仅修一座千佛阁就有如此影响力,可见当时捐助多么热闹。

集资数目十分惊人,达数十万两,用数十万两银子建一座千佛阁,可以想见那该是多么宏大的一座殿阁。很可惜千佛阁后来被毁,我们只能从这碑上来加以考证。

 

 

 

 

黄帝具首山访贤源考

 

 

黄帝首山访贤源考

 

黄帝是传说中的远古帝王,道教尊奉的古仙。其原型大概是华夏族一个酋长国首级,因其对本民族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为后世长期传颂。但因其年代太久远留下来的传闻大多扑朔迷离难详究竟,可是到战国而家言黄帝时,许多人对那些传闻进行编联增纂,终于造就出一代帝王形象。据称,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国君少典之子。曾败炎帝于阪泉,。诛□于冢鹿,诸侯遂尊为天子。代神农而为黄帝,接着,又立百官、制典章命群臣选宫室,作衣裳、制舟车、定律历、文学、算数、音乐皆相继发明,于是形成“田者不侵畔,侯者不争□,道不拾遗,市不称贾”的盛世场面。开创了华夏文明统一之先河,后世被称之为“炎黄祖始”被受敬仰,源远流长至今。

与百家塑造黄帝帝王形象同时,一些典籍又在塑造“你要乘阳光之车,在襄城的原野上遨游”,这样塑造上的黄帝的仙人形象。在众多塑造黄帝的仙人形象中,应首推庄子,他塑造黄帝的仙人形象极生动,又耐人寻味。他在《南华经》、《在□》篇中活灵活现地讲述了黄帝向广或子问道的精辟对话。他又有《徐无鬼》篇中记载了黄帝去具首山访贤迷途,遇牧马童问津,被他称之为“天师”对待。他又在《知北游》记黄帝讲道的话,说:“无思无慈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又称“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之,以至无为,无为而无不为也。”他在《大宗师》篇又说:“夫道,有情有性,无为无形,一一黄帝得之,以登云天。”详述了黄帝得道成仙的全过程。

由此可以证明,“士圣迷途”的传奇故事,最先出现在《庄子》一书。那么庄子是如何记载这一伟大得历史事件的呢?他采取了与平常人不同的笔法,并没有描述黄帝到具首山拜大隗为师问道的经过,而是集中全部精力,着重刻画了牧马童得神妙莫测得“天师”形象,书中说:“黄帝将要去具首山拜见贤人大隗,方明为坐车得左边的御手,昌寓为座车得右边陪乘驾驶,张若,□明光在马车前为前导。滑稽跟在车后随从。到了襄城南大约七里路的野外,七位圣贤人都迷失了方向,找不到问路的地方,刚好碰到一个牧马的小孩,七圣向他问路说:“你知道具首山在什么地方吗?”回答:“知道。”

七圣又问:“你知道大隗住在什么地方吗?”回答:“知道。”

黄帝说:“这小孩是奇异!不但知道具首山的方向还知道大隗住的地方。请问怎样治理天下?”

小孩说:“治理天下,也系这样就行了。又何必做什么呢!我小的时候,自己整日游玩在天地四方之内,不料患上了头晕眼花的毛病,有一位尊长者教导我说:‘你要乘阳光之车,在襄城的原野上遨游,忘掉尘世上的一切。现在我的眼病已经有了好转。我又要到天地四方之外游玩。治理天下不过就象这样做罢了,我又何必生事呢?”

黄帝说:“讲到治理天下,确实不是你能做的事。虽然如此,还是请问怎样治理天下。”小孩不答。

黄帝又追问,小孩推辞不了,答道:“治理天下的道理,就和我牧马有什么区别呢?不过就是去掉害群之马行了!”

黄帝再三叩首拜谢,连连称他为天师才告辞而去。而黄帝很显然是去具首山拜访大隗为师学习“长生养身”之道。但庄子没有描写黄帝如何拜师问道的情况,给后人留下了去念。

如果你从黄帝再三叩首拜谢,连连称牧马童为天师之中。就可以清楚的知道了访贤的目的已经达到。在庄子的笔下,又出现了一位老者告诉牧马童的一段话:“你要乘着阳光之车,在袁城的原野上遨游,忘掉尘世上的一切”。乃是此文最精彩、最本质的东西。

可是长期以来,在众多的书中,仅仅提出“扫除害群之马”的治国之道。这是牧马童在万般无奈的时候才脱口而出,其含义治过之道要像牧马童那样依道而行而飞。而庄子早已把“养神”作为悟道之本,把治国之道作为精髓对待。故此“扫除害群之马”之说,不能过分定扬。

我们从庄子写的这一传奇故事中,便可以清楚地看到黄帝道袁城具首山访贤是无可争议的事实。但姚伟先生在《大河报》撰写的(《追溯中华民族的源头》轩辕襄城揽胜之三)一文中“突然变成为襄城西边10公里的具首山(今改名为始祖山)。”使人百思不得其解。庄子在《徐无鬼》一文中,有两个地方提到了在襄城。这就是“七圣人到了襄城南大约七里路的野外”(后来,七里店村或为七迷店村流传之今)。以及“乘阳光之车,在襄城的原野上遨游,忘掉尘世上的一切”。由此,可以证明具首山在襄城的南面。而现在为什么突然变成为襄城的西边呢?

如果说,庄子的记载不足为证。那么,我们看一看到了汉代,在司马迁所撰写的《史记》中是如何记载黄帝游首山的历史事件的吧!司马迁在《史记》的《封禅书》和《孝史武本记》中,均记载了黄帝游历首山的事实。说黄帝时万诸侯,而神灵之封居七千,天下名山八,而三在蛮夷,五在中国。中国华山、道山、太室、秦山、东莱此五山。黄帝之所以常游与神会,黄帝且战且学仙,然而他非其道者,乃斩断非鬼神者,百余岁然后得与神通。……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近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官从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抢弓与胡髯号,故后世因其名曰“鼎湖”其弓曰“鸟号” (《史记》186页,第113——114页)。如果说在庄子的笔下,黄帝得仙人形象还处于朦胧状况,那么到了汉代,使黄帝得仙人形象趋于完善。司马迁在《史记》中有两处提到了“黄帝采首山铜”才得以使襄城县城南首山(号称天下第一山)的名声与中国八大名山一样,传遍天下。

黄帝采首山铜铸宝鼎是何用意呢?据《史记》记载:“昔大帝兴神鼎一,一者一统,天地万物所系终也。黄帝作宝鼎三,象征天、地、人也”。(《史记》第113页)象征着黄帝统一了华夏,开创了大江南北人类文明时代先河的丰功伟绩。

到了晋代葛洪的《抱朴子内篇·微台》,以及《极言》篇中,把铸宝鼎渲化为炼金丹之术,这样一来,就把自己创立的道家“外丹之术”来源于黄帝之炼丹之术。可见葛洪极为巧妙地打起了黄帝这面大旗。葛洪产生这一思想决非偶然,有其必然性。据《襄城县志》记载,早在西晋末期(315)葛洪弃掉大将军之职,云游天下。自洛阳来到具首山,具首山乃是其祖上□玄修道处,便决心隐居此山修道。自己动手凿了两眼相隔五尺余的丹井,丹井水色各异,一井提水一井波动,令人难解其中之奥。他又在此山炼黄白金丹,创立了道家的外丹之术。后来刮起了一场修炼外丹之风,而被称之为道教“外丹的祖始”。正由于他精心研究《庄子》以及《史记》两书,故对黄帝的仙人形象加以揉合,又赋予了新意。他指出:黄老玄圣深识独见,开名文于名山,受仙经于神人,巇埃尘以遗果,凌大遐以高跻,金石不能与之齐坚,龟鹤不足与之等寿。”充分肯定了黄帝与老子同为道家圣人,他们虽然早已离开了人世,但“死而不忘者寿”的精神,岂能是“金石”与“龟鹤”能与此相比呢?

他又在《辨问》篇中肯定了黄帝是自古以来唯一的治世而兼得的圣人。他指出:“俗所谓圣人者,皆治世之人,非得道之圣人。得道之圣人,则黄老是也,治世之圣人,则周孔是也。黄帝先治世而后登仙,此是偶有能兼之才者也。”

他在《极言》篇中,又演义出黄帝遍访名山,访走问道。在东岱而拳中黄,救伤残则缀金治之术,故能毕该秘要,遂升龙以飞天。书中说,“昔黄帝生而能言,役使百灵,可谓天授自然之体也。犹复不能端坐而得道,故陛王屋而受用经,到鼎湖而飞流珠,登崆峒问广成,之具茨而事大隗,造东岱而奉中黄,救伤残则缀金治之术,故能毕该秘要,尽道尽真,遂升龙以高跻,与天地乎罔极也。”这样一来,葛洪便把自己在具茨山创立的外丹之术,来源于黄帝受用经,缀金治之术。使黄帝仙人形象更加尽善尽美。

后人便在具茨山为葛洪修建了“仙翁观”,历经风雨沧桑,如今还仍然存在,尤其是葛洪的两眼丹井,早已被列入河南省旅游胜地之一。历朝历代文客墨士还留下了歌颂双鹤的珍贵诗篇作证,就是以证明具茨山在襄城而不在新城。

如果仅此还不能说明具茨山在襄城的话,那么,我们在来看一看,早在明嘉靖三十年(1551)重修“中州第一禅林╠╠乾明寺”时,在寺的山门前又建了一座照壁,长12.93米,宽4.66米,厚0.73米,上嵌青方砖浮雕,正面为黄帝采铜图,背面为土圣迷径图,造型古拙质朴。早在1963年已被河南省立为省级文物保护,已成为黄帝访贤襄城县的见证之一。正如古诗云:具茨山下路迷游,陈迹依然见国留,局忆采铜来帝辇,七圣表名饮不休。

 

 

黄帝拜大隗为师问道

 

由于庄子在《徐无鬼》篇中,明确提出了黄帝来襄城拜大隗为师学习长生养身之术,只重要讲述了具茨山下遇牧马童指路后,无有下文,便留下了悬念。究竟见到了大隗没有?他是如何向大隗问道的?我们只有收集民间传说,来解开之一千年之谜团了。

据民间传说,大隗姓徐,他是襄城县山头店村徐庄村人。长期隐居在具茨山修道。年愈一千三百岁而依然鹤发童颜。据推测,庄子写的《徐无鬼》篇,正是从襄城民间收集的大隗的传奇故事,进行了加工整理而来。

当土圣人辞别牧马童以后,便按照牧马童指的方向往西南方的具茨山走去。来到山下,黄帝下了车辇,土圣人就缓步登上山坡,在一片茂密的深林深处,发现了大隗所居住的草庐。一张若紧走几步,来到草庐门前,见门紧闭,就躬身施礼说:请问大隗先生在吗?只见草庐内有人应声。不大一会,大隗手柱拐杖打开草庐之门,七圣人一齐上前躬身施礼,大隗还礼问:几位贤人从何而来?

黄帝答:我乃轩辕氏,这几位是我的贤臣。并告之六人的姓名,最后说,“我是慕先师之名,特来拜师,学长生养身之术也。”

大隗仰天大笑说:身贵为当今圣人,岂能得长生之术?长生之术,乃是山间野人所为,还是请你们下山去吧。边说边转过身走进了草庐。方明等六位贤者说:这位老者,为何对圣上如此无礼,难道不怕圣上降罪他吗?

黄帝笑了笑说:咱们还是赶快下山吧,说罢便下山了。六贤人难易理解黄帝的所为,追问原因,黄帝解释说:老者所说的‘山间野人所为’与牧马童所说的‘乘阳光之车,遨游在襄城大地,除掉一切尘世之念’,均是一个意思,已经给我们指明了得道成仙之路。咱们为何还在此呢?

六贤人便已经看到黄帝已下决心走得道成仙之路。又问道:圣上难道已下定决心,专心修道吗?黄帝笑而不答,乘车辇回去了。

第二天,群臣奏过大事之后,黄帝告诉群臣:自即日起,我辞掉帝位,让于高阳,帝号颛臾。择日举行大典。黄帝话音一落。臣子们大惊失色,一齐跪下肯请黄帝,高阳也跪拜推辞说:我年幼无知,难服众臣,决不敢称帝。黄帝不予回答。

待高阳登基之后,黄帝辞别群臣,来到了具茨山。

非常奇怪,当他走上山坡,只见大隗先生早已站在门外相迎,黄帝大吃一惊:难道先生已早预见到我会来吗?就拜说:弟子轩辕氏,拜见仙师。大隗面带微笑说:你辞帝位,将为后人树立功成名就,激流勇退的榜样。充分体现了道家之风范。边说边带黄帝进了草庐。黄帝举目一看,食桌上早已摆好了新鲜的野果。因一路奔波,黄帝不由分说就拿起吃。大隗只是站在一边笑。

黄帝吃好之后,问:我听说先生精通大道,请问大道的核心在哪里?我想取天地之精华,用来帮助农作物生长,用来养育人民,我想掌握阴阳的变化,用来顺应万物。该怎样做呢?

大隗笑道:你所想问的是事物的本质,你想支配调理的,是事物残余零碎的东西,自从你治理天下,云雾还没有聚合就下了雨,草木还没有发黄就凋谢了,日月的光辉越发暗淡了,你怀着这样的狭隘之心,又怎么谈论大道呢?

黄帝不由大吃一惊,暗想道,自我治理天下以来,万民称颂,未曾听到诽谤之言,而今仙师讲的这几种有违自然之道的玄妙哲理,不正是暗示自己治理天下已经违背了大道的运行法则吗?但心理很不服气:仙师之言何以理解?

大隗解释说: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故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才使大自然的万事万物和谐相处。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而我正是站在超然处,来看待世俗社会的运行法则,故能清楚地看到。自从人类产生以来的漫长时期,都是奉行天道与人道合一的法则,故能出现和谐的局面。自从你治理天下以来,率先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你与炎帝、蚩尤的大战,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且还波及到森林被毁、田地荒芜,难道你不该反省吗?

黄帝觉得颇有道理,连忙施礼,便漫步走出草庐,在森林中反思,追其产生逆道而行的原因。就在此时,忽听到山下有人马吵杂之声,举目往山下观看,只见有人马扎寨。黄帝顿生疑虑。不一会儿,只见颛臾带群臣向山上来了。一见黄帝,便拜道:我今日带群臣看望先王。

黄帝说:我已经成了山间野人。颛臾与群臣说:我们请先王回去,免得在此吃苦受累。

黄帝坚决地说:我主意已定,不得道,决不回去,你们还是赶快下山吧。

颛臾说:你不下山,我们就住在这里恭候,直到你下山为止。黄帝无法,就转身回了草庐。大隗在草庐内已经听到了黄帝与颛臾的对话,就问:你现在有何打算?黄帝说:这正是考验我的时候,我岂能前功尽弃呢?

大隗见黄帝态度坚决,就高兴地说:很好,我告诉你什么是大道。大道精粹,深不可测。大道的极致,沉静幽深。不要看不要放纵视听,凝神处静,形体自然就会健康。清静无虑,不要劳累你的形体,不要扰到你的精气,才可以长寿。目不外视,耳不旁听,心不多想,精神就能守住形体,形体就会健康。内心少思,少言少行,弃绝智巧,就可以达到异常光明的境界,达到阳气充满本源……天地各司其职,阴阳各有其所,谨慎地守护你自身,坚守道与万物和谐相处。

黄帝说:仙师可以说是与自然合而为一了。

大隗说:我来告诉你宇宙的万物无穷,但人们都认为万物有所尽头。万物深不可测,但人们认为物有极限。获得大道,在上可以为皇,在下可以为王,若失了道,在上只能看见日月之光,在下便为尘土。当今万物都生于土而返归于土,所以我将离你而去,进入无穷的领域,以遨游于无边的旷野。我和日月同光,我与天地同寿,迎我而来的,我茫然不曾觉察,背我而去的,我一概不把他们放在心上。人们将死去,唯独我长生不老。

黄帝听到这里,修道的决心更加坚定:那就请仙师放心离去吧,我将步仙师后尘,从今往后就驻在此地修道,直到得道为止。

大隗说,非也,现在颛臾就在山下,你怎能静下心来,现在我再把炼丹之术传授给你,你可采首山之铜,到荆山铸鼎,烧炼金丹,待服金丹之后,即可白日乘龙飞天。说罢,走出草庐,腾空而起,瞬间即息。

黄帝得到炼丹之术后,心中大悦,待大隗走后,他也趁夜下山而去。又到崆峒山拜广成子为师,继续问道,又得其真传。最后才能白日乘龙飞天而去。

且说,颛臾第二天又上山来,大隗与黄帝都已不见了,只好回去。正由于具茨山北面因颛臾住过,人们就称之为“高阳山”。

 

 

 

 

传记篇(二)

 

 

 

开山祖师╠╠慧思

 

中州第一禅林╠╠乾明寺的开山祖师慧思(515-577),俗姓李,武津(今河南上蔡)人。出身于官宦之家。自幼聪颖过人。父母崇爱,盼望子承父业,光宗耀祖。但他的志向是终身不仕,愿意过修道的日子。于十五岁时,不辞而别,来到中州隍未城╠╠百牛岗五岳庙,拜师出家修道。一心研究方外之术。因为五岳庙自从北魏太武帝赐为“隍未城”之后,这里便成为中州第一香火大庙,故前来烧香者甚多,环境吵杂,不适宜静心修炼,他便辞别老师,四处参访。

当他来到首山脚下,听人们讲述了远古时代黄帝带领六贤到具茨山访大隗学习长生养身之术,到此突然迷径,后经牧马童指路,才到具茨山拜大隗为师,后又到首山采铜,到荆山铸鼎,专最后修愁正果的故事之后,便决定到此山一游。当他来到山腰,发现许多竹子自然形成了一个竹亭,亭边有一个山洞,不由心中暗喜:看来是苍天有意安排我在此修道了。就住到这里修道了。转眼之间,五年过去了。有一天,他在睡梦中发现弥勒佛从天而降,缓缓进洞对他说:现将《胜妙定经》交你。慧思惊醒之后,发现自己身边儿果然有一本《胜妙定经》。于是,慧思专心研究此经,然而仍然有不少疑团不可得解,于是决定离开此地。

一日,慧思在嵩山遇见慧文禅师,他就把自己遇见弥勒授经的事儿告诉了,慧文知是上天有意安排,便把自己一生的悟禅秘决,授与了慧思。在慧文的指导下,他用了九十天时间禅修,开发智慧,于是声名远播,有了很多的学徒。37岁时,被北齐宣帝召为国师,在齐国弘扬一心三观禅法。后重返首山,开始思维佛教所面临的混乱状况,便预想灭佛灾难要降临了,他又进一步研究灾难的深层原因,在佛教史中首创末法论。当之无愧地成为佛教史上的大师。

他创离的末法论思想,概括起来,就是释迦牟尼灭度之后,正法五百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并且明确提出自己出生时已进入末法时代的第八十二年。末法时代,不仅教外有毁佛灭法运动,而且教内也有败法破教的勾当,他清醒地剖析了北魏太武帝灭佛事件,表面看来是他遵道灭佛,实质上是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形成了一个佛教贵族利益集团,与统治者利益集团的冲突,是导致灭佛的根本原因,只要这两个利益对立的集团存在,斗争就不会停止,而斗争的结果是没有权力的佛教败下阵来。这一深刻的剖析,正是基于他精研道家学说的必然结果。

那么,谁能挽救佛教的厄运呢?他就提出只有弥勒佛出兴于世,普度一切无量众生,那么,就要求佛弟子把弥勒的法华经作为最高经典,才能使华夏佛教重现光明,这一思想,为后来天台宗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从这一意义上说,首山当之无愧是天台宗的祖庭。他清楚地预示到北齐之后,又要在北方出现一此大的灭佛运动之后,就离开首山仙人洞,来到今河南潢川的大苏山长达十四年之久。并率先造了金字《大品般若经》、《法华经》各一部,以防范统治者灭佛事件再度发生的意图,他在临  南下江南之即,以嘱托弟子静琬立即北上,隐居北京房山开始造石经。他到江南不久,北周武帝于建德三年下诏废佛道二教,使北齐境内的佛寺经济被全部毁灭,使三百万僧尼还俗,一时间北方佛教声迹俱绝。

慧思隐居光州大苏山之后,一时间成为华夏佛教的神奇莫测之人,倍受人们敬仰,来此皈依佛门者,络绎不绝。他在此隐居十四年之久,成为慧思一生佛教事业和天台宗思想的重要转折点。到了陈天嘉元年(560)年,二十二岁的智顗(祖籍襄城)慕名投于门下,才使慧思最终找到了理想的继承人,实现了“南义、北玄”的统一。

智顗没有辜负师望,后隐居天台山,完成了法华玄义、摩诃止观等著作。成为天台宗的实际创立者。有一日,智顗到南岳看望老师,发现老师又重新修炼道家的长生神仙之术。智顗百思不得其解,慧思就讲述了自己以前在首山修道的过程,并说:我曾经立下誓愿,‘我今入山修习苦行……为护法故求长寿命,愿诸圣佐助我,得好灵芝及神丹……是神丹药修此愿,借外丹力修内丹’。智顗说:一代名僧,居然也要修内丹,简直就是一位身披袈裟的道人呀。

当智顗征求他的意见时,慧思说,常言道,中原乃兵家必争之地,得中原者得天下。弘扬佛教,何曾不是如此呢。更何况,中原地区佛教绝迹。

智顗说,我准备在老师修道的首山创立一座禅林,不知师父以为如何。

慧思说,咱们乃是不谋而合。智顗便尊从师愿,在襄城创了这一座禅林。

 

 

 

 

 

智顗创建乾明寺

 

智顗(538-597),俗姓陈,荆州华容人,祖籍河南颖州(今襄城颖阳镇陈留侯村),其祖上乃是汉朝的陈平。其父曾在颖川为官,故全家迁之襄城。西晋八王之乱后衰败,东晋代之而起,其父随同晋朝王公贵族一起过江南下,在华容安家。智顗于538年降生在这里。

他少年时期,就显露了过目不忘的奇才,对三教皆精心研究过,造诣很深。他研究学问的目的不是为官,而是立志悟道成佛。十八岁出家。二十三岁从慧思学法华经。三十岁时慧思南下衡山隐居,嘱其往金陵传教。此后三十年,智顗与陈隋两朝保持密切的关系,致力于讲经授徒,著书立说。

 

      (一)

智顗修行、传教的主要基地是金陵、天台山和荆州,陈光大元年(567),智顗受到陈宣帝和上层官僚的礼遇,住瓦官寺讲法华经、大智度论等,前后历八年时间,575年,他离开金陵入天台山隐居,修习禅观。陈至德三年(585),智顗重返金陵,住灵曜寺,陈少主请其于太极殿讲般若经,两年后移光宅寺讲法华经,其弟子灌顶记录其说,整理成法华文句。陈之后,智顗前往庐山。隋开皇十年(591),晋王杨广遣使请其往扬州传戒,次年返回荆州玉泉寺,讲天台教义。开皇十五年春,又应扬广之请赴扬州撰《净名经疏》,这些学说构成了天台宗教义的核心内容。他是以止观来概括全部佛教的修行和理论,把它作为修行解脱的根本途径,倡导通过修行止观获得佛智,把握实相。智顗发展了慧思一心三观说,提出三谛圆融说,使天台宗的止观学说趋于成熟。智顗还提出性具善恶、一念三千等,另外他还有判教理论等。

智顗创立的承、悟、修说,止观学说,实现了佛教北玄、南义学风的统一,被后人称为东方小释迦。被赐智者大师之号。统治者的大开绿灯,使天台宗迅速在华夏崛起。

扬广即位后,于大业元年(595),又要智顗担当起在中州创建寺院,弘扬天台宗的重任,自此后,智顗便集中精力在全国各地创  建佛刹。

 

        (二)

 

 

 

智顗受命之后,便带领弟子灌顶、智实等,自天台山出发,渡江北上,来到中原,实地考察,选择合适的建寺地址。他们来到中原后,目睹佛教被周武帝破坏的情景,便激起了在中原创建一座座庄严梵宇的决心。

他首先继承先思慧思的遗愿,在襄城首山建庙。消息传开,襄城县令吴明带领全县官员把智顗迎至宫驿,第二天带领智顗来到首山看竹子自然长成的竹林亭等。吴县令也是一位精通三教的文人,相谈甚欢。

智顗破除世俗之见,创立了一座体现佛道两教相融的寺院,寺分上下寺,上寺为道人活动场所,下寺为僧人活动场所。自此,智顗与众弟子,精心构划了这一禅林的蓝图,他们为了突出天台宗的特色,打破过去的建寺风格,在前面大殿与后面大殿之间,建了一座弥勒殿,并在上寺中,建造南天门、仙人亭等。吴县令问资金从哪里来?智顗说,不用国库的,也不用信士的,仅皇上赏赐我的就够了。

灌顶等不解地问:师父在天台山起家,难道就不考虑在那里建祖庭吗?

智顗笑答:“老师之愿岂能违之?祖籍乡情岂能忘?更何况,北方有将近二十万还俗弟子,已成无家可归之人,我岂能顾其小家,而忘其大家呢?”

吴明称赞说:“大师真乃是一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神奇之人呀!”

最后商量确定在隋大业二年(596)春暖花开的二月十五为开工奠基之日。

(四)

二月十五日这一天,天气晴朗,吴明县今亲自率领全县大小官员和名人贤士,同智顗大师一起来到首山西北麓的建寺地址上举行了隆重的奠基仪式。智顗委托自己的得意弟子智实直接坐阵指挥,他又带领其余弟子到别处选择建寺地址去了。

谁能料到,待开工之后,中原大地强今还俗几十万僧尼得知这一消息后,有钱的带上钱,有物的带上物。无钱无物者也自动来此出一点力、尽一份心。车水马龙、肩挑背扛。纷纷向首山涌来。砖瓦木料应有尽有,挑灯夜战,速度进展异常迅速。经过二年的努力,一座梵宫拔地而起。当智实向智顗汇报寺院已峻工的消息,使他大吃一惊。就不顾年迈体弱第二次来到此地,并亲自开坛传戒,招收弟子千人之上。他们分赴中原各地,开始弘扬天台宗佛法,使天台宗在中原大地遍地开花,结出了丰硕成果。

他还直接要任智实为中0第一禅林的主持。自此以后,此禅林成为中原大地香火最旺盛的佛教圣地。由于,来此禅林参访的天下僧人太多,智实又决定在寺院的东边建了一座有上百间的十方堂,来安置参访的僧人,也往安置不下。仅从十方堂的规模看,可以看顾到在隋朝时代这里的一片繁荣境象。

隋炀帝御赐乾明寺

提起隋炀帝杨广。人们往往同无道的昏君联系在一起。而人们往往会遗忘他开凿南北大运河的丰功伟绩。并且,他还在我国佛教发展历史上,第一次把佛教作为“国教”对待的第一位皇帝。正是,由于他的大力支持。才使我国佛教趋于统一,开创了鼎盛时期的先河。这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一种必然趋势。

他同天台宗实际创立者智顗的特殊关系,不仅表现在智顗生前。就是在智顗圆寂后的第二年(598)。亲自下招,命其弟子灌顶在浙江天台山建立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天台宗的祖庭,并且御赐“国清寺”之寺名,以示对智顗的怀念。可见,二人关系非同一般,而天台宗正是由于他和大力支持,才能以迅雷极掩耳之势,很快的在大江南北掘起。当隋炀帝迁都洛阳以后,他到第一座禅寺,就是中0第一禅林---乾明寺参观浏览。

提起“乾明寺”的寺名。其中颇有一番传奇色彩。当乾明建起以后,虽然具有“梵宫”那样的宏伟规模,但在智顗的脑海中,由于受先师“末法时代”思想的影响,随时随地担心此“梵宫”有被毁的危机感存在,故此在起“寺名”时费了一番心思。因为此寺“坐南朝北”,所以命名为“背影寺”。意旨藏而不露之意。有一日,隋炀帝在朝中无事,便带领心腹重臣,巧装打扮一番,以一般游客的身份来此参访。受到寺内主持智实的热情款待,并亲自带领他在上寺和下寺祥细浏览一番。他对智顗独出心裁建了一座体现“佛道融为一体”的禅寺与自己推行的佛道兼容的路线非常吻合,便大加赞扬一番。并慷慨解囊、捐资惊人。智实看到此人非同凡人,就亲自送出山门。隋炀帝突然停住脚步抬头看到寺院上门外镶嵌的“背影寺”三个刚劲有力的大字。

杨广问:“这几个大字是何人所提呢?”。智实便把先师的意图祥述一遍后。隋炀帝听后便大笑说:“心情可以理解,但此寺名太土气了,没有文雅之风呀!”。

智实一听,便知此位游客非同常人,就急忙问:“特请施主赐教。”

杨广便低头沉思,在山门外背着手缓缓走动。他忽然想起当年为天台宗祖庭题写“国清寺”之寺名,其含意指天台宗的掘起,象征着澄清天下佛教的混乱局面,而走向统一的趋势之意。而这坐寺院无论从规模、从建立的年代均比国清寺要早。并且此寺院又占在八卦方位的“乾”的位置,便不由自主的脱口而出说:“先有乾明,后有国清呀!”

智实大惊说:“国清寺乃是天下天台宗和祖庭,此寺岂敢以‘天明’命名呢?”。

杨广大笑说:“我所说的‘乾’字,乃是指此寺座落在八卦之方位之首的那个‘乾’字。这样命名有何不要呢?”

智实也觉得言之有理,就让下人拿来笔墨纸砚说:“物请施主题名留念!”

杨广也毫不谦让,待下人磨墨展纸、挥笔龙飞凤舞题写了“乾明寺”三个刚劲有力的大字。便转身而去。智实送走客人以后,众僧人都围上观看这一位莫名其妙的游客,竞敢否定先师所题的寺名,便开始纷纷议论起来。

智实经过反复思考后,便哈哈大笑起来。众僧人问其原因,智实回答说:“这是当今圣上,御赐寺名呀!”众人更感到莫名其妙。智实又说:“我从他自言自语说:‘先有乾明,后有国清’便知国清寺院之命名是当今圣上所赐。”便决定把山门上的“背影寺”三个字去掉,换上了“乾明寺”三个大字。当传出当今圣上御赐“乾明寺”之后,使乾明寺名威大振天下。

这件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到了唐朝后便销声匿迹了,所其原因是人们把隋炀帝—杨广视为无道的昏君,怕受其影响,而竭力否定这一历史事实罢了。

 

 

“护法菩萨”—陈法琳魂归故里

护法菩萨—法琳。俗姓陈,河南0川(今襄城县境内)人,自幼出家于荆州青溪玉泉寺,游猎儒、释、道博综词义,“外统儒门,内希出聃术 ”随未曾经参加过黄巢领导的农民起义,到了唐初武德年间复为僧,与乾明寺的智实主持关系甚密,曾多次回故乡与智实商讨随着改朝换代的变更。如何巩固天台宗在中原地区的独尊地位问题。

知实法师,独具碍眼,他发现唐高祖李渊把老子尊崇为李家的祖始。有意把道教作为国教对待,使致感到佛教又要遇到了一场大的却难。因为天台宗在天下独尊的地位,不仅受到唐高祖的忌妒,就是过去曾经救过唐太宗李世民的禅宗,在他的支持下,尤如一颗耀眼的明星,正在冉冉生起。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法琳大笑说:“凭我在朝中为沙门的有利时机将要据理争辩一番[aa1]

武德初,朝廷举行法事,释道同0弘宣,关系融洽。沙门法琳撰文称颂。从武德四年(621)道家代表人物傅奕上表请废佛教,自此拉开了佛道谁高谁低的大论战,使佛道两家之间矛盾公开化。

傅奕在上疏《废省佛僧表》中说:无佛时,共尊儒道两教,国泰民安,而佛教传入后,妄说罪福、不拜父母、建寺造像、劳民伤财、专行十恶。请朝廷赶走胡佛,令沙门归农、输租指国,则天下太平。这实际上是代表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来打击佛教贵族者利益。故深受李渊的赞0和支持。高祖下诏问诸僧:“弃父母须发,君臣章0,利益何在?”法琳当面据理争辩说:“弃须发、去华服,阙奉亲,是为会其道、成大顺,与忠孝不悖。”高祖觉得其言有理,废佛事未被施行。

傅奕接连七次上疏灭佛。武德九年(626)高祖诏问皇太子“佛教虽兴自往昔,但僧尼0深不输、丁役俱免、多有衍过、违条犯章、干烦正术、未能益国利化,今欲废佛,是否可行?”皇太子奏称“释氏立教垂范,尽妙穷微,儒道难以伦比,古今明君贤士成共尊崇,今因遇僧之过,欲毁尊宗,玉石同烬,理为未可。”高祖无奈便招集群臣讨论灭佛之事,除太0卿张道源称“奕言合理”外还说:“佛法兴自0朝,弘善遇恶,冥助国家,理无废佛。”宰相萧0还奏请治傅奕诽谤圣人之罪,傅奕驳其不忠不孝,萧0难以答辩。高祖便把傅奕七次上疏交给诸僧,问出家于国家何益。法琳又站出来就:“佛教有益治国教化。”使傅奕疏手无策。尽管傅奕灭佛符合高祖的崇道政策,与“纯洁”佛教的意图,适应当时解决国家财政困窘的需要,不顾僧人的反对。于同年五月下诏废佛,并明确指出:京城留寺三所、观二所。其余天下诸州备留一所,其余者全罢之。

法琳看到无有回天之力,就与朝臣秘议,方使乾明寺免除了地场灭顶之灾难。

唐太宗李世民采取“玄武门政变”登上王位,便立即停止全国的毁佛运动。对儒释道三家奉行折中政策,但在释道之中袒道抑释,傅奕仍上疏坚持继续灭佛,便引起了佛家弟子的极力反对。唐太宗最后决定,不再灭佛。但以后佛道两家上朝见君,和举行国家庆典活动时,要坚持“先诞辰后佛的秩序排列”想尽快结束两家的争论。

法琳又有犯言直谏说:“老君征姬季之未,释迦诞生于隆周之初,世隔十余王,年轻下百余祀,佛先道后,显而易见。”太宗大怒,以法琳诽谤李家祖始老子之罪名。处以死刑。因为众人群臣上奏免死。李世民就改变主张,命其流放益州(今四川成都)僧寺,行至0牢关菩提寺染疾而[aa2] ,他被尊为“护法菩萨”受到了佛教有敬仰。

噩耗传到乾明寺后,全寺僧人陷入了悲哀之中,智实法师根据僧人的意愿,决定在乾明寺塔林内,为自己的故友,建一座规模最大的墓塔,使“护法菩萨”-----法琳,魂归故里,长眠首山之上。

为法琳建墓塔的消息传出之后,使天下佛家诸派打破了门第之见,纷纷派代表来参加“护法菩萨”的安葬仪式,人数之多、规模之大,真可谓佛教史上古今罕见。

由于“护法菩萨----法琳”被埋葬在乾明寺的塔林之后,每年祀日都要举行隆重的拜祀活动,才使后来更长圾寺的塔林能够形成多达三百七余者规模。很可惜,这座塔历经风雨沧桑到了文革期间被彻底毁坏、荡然无存。实令人痛心呀!

 

 

省念禅师力挽狂澜

省念禅师,后唐清泰时代人,出身不祥。曾长期隐居在临0风玄寺。有一日有幸出山一游。来到了中州第一禅林----乾明寺。目睹被唐武宗(884)会昌法难后被毁的寺院,残墙断壁、面目皆非。便萌生了重新恢复乾明寺的念头。决定住在山上的仙人洞中祥细考察一番。

有一日晚上,省念禅师难以入睡,便走出洞府在外面观看月下的奇色美景。忽然发现下寺的废墟之中有佛光发出。他就快步下山,来到这堆废墟之前,佛光突然消失。他一看这正是从寺院中间的被废的弥勒佛大殿发出的佛光,便心神领会到弥勒佛要重现世间之含意。第二天,就在山下的村庄找来了许多老百姓,开始清理废墟,果然发现了有一蹲红石弥勒佛雕像,这正是乾明寺遗留下来的唯一的珍贵宝物。便增加了省念法师重修乾明寺坚定信心。

他回到洞以后,便认真思考如何恢复乾明寺原貌。要重振乾明寺的雄风,最关键最重要的上寻回被遗失的天台宗的教义经典。那么,经典被唐武宗时代焚烧已尽。往哪里去寻找呢?他曾听人们传说,有一天台高僧叫四明,于后唐清泰二年(935)前往高丽(今朝鲜)寻求天台教籍。受到高丽国的盛情接待,并遣使李仁送归(《佛祖统纪》卷二十二)到了宋建隆元年(960)又遣使致书以五十种宝物向高丽求取教典。翌年(961)高丽光宗王遗僧谛观奉请教籍来到吴越。才使天台宗的祖庭国清寺,拜天台宗第十六祖宝云义通(原为高丽人)为师。祥述天台宗在中原所建的第一禅林----乾明寺被毁的情况,以及弥勒石佛现佛光的传奇故事。宝云义通听后,觉得重振天台宗在中原的雄风0在眉睫,便亲率弟子来到乾明寺祥细考察,虽然这里是一片废墟。但从废墟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座类似皇宫那样的梵宫,真可谓是天下天台宗规模最雄伟的禅寺。当即表态任命省念法师为恢复禅寺的总指挥。他回到南方之后,要发动天台宗弟子掀起一场捐款捐物的运动。

且况省念法师受命以后,就在乾明寺的遗址上安营扎寨,打起了重修乾明寺的大旗。他又找来懂得建筑规划的人,按照遗址上殿堂楼阁的原有规模划出了新的规划图。这时,正处在宋太祖赵匡懿登基后不久,准备在天下恢复被唐武宗在中原地毁坏的寺院的大好时机。省念法师为了取得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就把自己的计划安排向当时任襄城县令的宋兴作以祥细安排。宋兴表示大力支持。但他最担心的是恢复这座梵宫的巨额资金从何而来量,省念法师便把天台宗十六祖的意图作了汇报,并且自己还要发动中原地区的天台宗弟子开展捐助活动,来解决资金问题。

省念法师自后唐清泰(934)年问题萌发重新恢复乾明寺的思想,历经数十年的不懈努力,到了北宋初期(966)总算如愿以偿。又经过三年的日夜奋战,终于在北宋初年才双恢复了中州第一禅林----乾明寺的原貌。天台宗第十六祖宝云义通闻之,又一次来到了乾明寺参加了峻工典礼。又在此设坛受戒,招收了一大批天台宗弟子。并且委任省念法师为此寺的主持,才使天台宗在中原地区出了宋代的“中兴”时期。

为什么称之为“中兴”时期呢?这是因为此次天台宗在中原举起的规模,难易同隋朝时期在圣上直接支持下的鼎盛时代相比;另一个原因,禅宗在登封的少林寺自唐初后兴起,已在中原甚至全国形成了规模最大、影响最强的佛教宗派。使天台宗与他们比逊色不少。但是,应该充分肯定省念法师力挽狂澜,使天台宗在中原地区重新兴起的丰功伟绩。

 

 

 

智虚禅师重建乾明寺

智虚禅师明嘉靖年间乾明寺主持。他经过数十处的呕心沥血,终于使乾明寺面貌一新。在中国佛教日益走向衰退的时代,奇迹般地在这里出现了“一花独放”的短暂的兴盛阶段,真可谓功不可没。

乾明寺自宋初(966)年重建以后,到嘉靖年间,已经历了近六百年的风雨沧桑,殿堂内柱子、樑、檩已经发腐,雕梁画柱已变得色彩全无。急需要抢救翻新,不然的话随时有倒塌的危险。智虚法师看到眼里急在心头,心想要重新翻修这座梵宫,需要巨额资金仅靠自己的力量难以筹集到。他忽然想起在朝中为官的辛自修、姚继可。辛自修等官居尚书之位。他们的祖籍均襄城人氏,故当时流传的“襄半朝”之称号,我何不借助他们的力量来完成这一宏伟的事业呢?

自此以后内陆不顾年迈体弱,过江到南京去寻求史部尚书辛自修的支持。他又渡过黄河到北京去寻求工部尚书姚继可的支持。他还曾经到过四川去寻求任接祭司副史王锦的支持。这就“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每到一处,均受到热情的款待。并且均表示要为父老乡亲献上一份爱心。最后由辛自修牵动,相邀在各国各地为官的襄城籍人氏,一同回到故里。来到乾明寺目睹大殿随时随地都有倒塌的危险。便当场表态,带头捐资来抢救这一历史文物。

并且他们还根据当时的儒、释、道相互融合的发展趋势,为了让父老乡亲不忘炎黄祖始黄帝在此访贤留下的这份宝贵的遗产,便决定在山门外建功一座正反两面三刀面雕刻有“七圣熔炼径图”和“黄帝00”的青砖结构的照壁,在山顶建一座高52米、平面八角形、古三级阁楼式的文峰塔。并且在塔上题写了“襄野名山”四个大字,以表示襄城乃是文风鼎盛之巧妙含意。

智虚禅师遵照他们的意图,在他们的指导和积极支持下,很快筹集起需要的巨额资金。便动工重新翻修乾明寺的几座大殿。重现夕日的辉煌。不仅出现了香客如云的繁荣景象,更吸引的朝中大臣以及文人墨士前来观光旅游。我们仅存的明代的佳诗还多达二十余首。有的至今还镶嵌在寺院的墙壁上,有的还珍藏在古代县志之中。很可惜,寺院内一座多达百余首诗词的碑林毁于战乱之中。由此,可以证明在乾明寺于明代嘉靖(1551)年重修以后,成为文人墨士来此旅游观光的圣地。

很可惜,这座被誉为“梵宫”的乾明寺,现在仅存的明代建筑,仅存十八罗汉殿。为九脊八坡歇山顶式建筑,其木结构斗拱形特殊,这我省所仅有。

还有山门外的照壁,长十二点九三米、高四点六六米、厚零点七三米上面青方砖浮雕。正面为黄帝0铜图,背面为七圣迷路图。造形古0质朴。这两面件珍品早在1963年就被省命名为重点保护文物。从日前看,十八罗汉殿内的柱子已经毁坏青石照壁已被风雨毁坏严重,急需要抢救维修。

 

 

 

古诗篇

(三)

前言

中州第一禅林----乾明寺。是天台宗挺进中原后,由祖籍0川君(今襄城县)的被隋炀帝赐封的“智者大师”。后世被称为中国的释迦牟尼。于隋文帝期间(581—585年)所创造,至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乾明寺历经风雨沧桑,历史资料荡然无存。但值得幸慰的是乍唐宋以来,文人墨士在此浏览后留下的诗词多达二十余首。有的镶嵌在寺院的墙壁上,有的珍藏在古县志中。经过收集整理,认真研究发现,他们到此浏览与众多的佛教信士焚香拜祭不同。而是冲着佛教文化而来。故此,乾明寺上门外照壁上镶嵌的《黄帝采铜图》和《黄帝迷径图》、寺院内的晓钟、上寺的仙人洞成为他们赋诗留念的三大境观。阅读之后,不仅是乾明寺历经风雨沧桑古貌的历史见证,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上享受。现将自己读后感奉献给大家,供批译指正。

一、         照壁

在寺院上门外建功立一座具有浓厚道教色彩的照壁,历史在与了这古时代炎黄始祖得道成仙的活动情景,给人们以神奇莫测之感觉。自嘉靖年间许昌君守邵宝在此赋诗,尤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佛道两家的论高低的一场辩论。佛道两家谁高谁低以及和黄帝谤贤真伪的学术讨论。再现了明嘉靖年代活跃的学术讨论气氛。真可谓是历史见证宝贵的遗产。

        峰有烟云涧有泉,   此山佳景是天然。

        山穷西北翻称首,   寺背东南故称乾。

        三里到城如隔世,   八年为君几参禅。

题诗不尽登临幸,   分付缁流英浪传。

注释

作者邵宝,江苏无锡人,曾在许昌任君守。他严寒亲自为《嘉靖许昌志》撰写前言。由此可见,他对各县的名胜古籍颇有了解,而慕名前来一游,诗兴顿起,赋诗一首。

首联、生动地描述了天下第一山上,烟云缭绕,山涧泉水潺潺往山下流去的一派自然风光。

颔联、乃是此诗中最玄妙之点。他用“山穷西北翻称首”一句,暗示炎黄始祖在山西关向牧马童问道,后不定期龙飞天应该放在首位而大加宏扬。而乾明寺为何背向东南而占居“乾”之位呢?难理解其中之奥妙。

径联、便是作者有感而发说,此寺离县城只有三里多地尤如与世隔绝,八年在许昌为君守没有到此参禅。可以理解公务烦忙,还可以理解他不信奉佛教之立场观点。

末联、是作者看到这里的自然美景之后,有感而发。并非常谦虚地说,自己这首无题诗,尤如诗词海洋中的一股小小的黑色流水,千万莫要随波逐流往汪洋大海中流去,暗含莫要被人们传扬开来之意。

韵诗二首

庐陵晴川大守

野寺逢僧0白泉,     僧家闪昧岂萧然。

山中日日含犹苦,     天下贞元复到乾。

谩说人心都是佛,     安知我愚不如禅。

独怜老纳传灯地,      只恐真灯已不传。

注释:庐陵晴川大守于大明嘉靖己丑年冬十一月亲临乾明寺浏览,拜读了自称二泉居士所写的无题诗后,不赞成他的扬道抑佛的观点。便韵诗二首,加以批驳。

首联、是作者目睹寺院的僧人们高高兴兴的吃着尤如“白泉”那样的素斋,对他们苦中有乐的精神表示敬佩不已。

颔联、乃是作者忧国忧民之心的表露。他以山中日月好像僧人们那样在吃苦,如果把“日”与“月”组成一字就成为“明”字。意指大明天下百姓正在受苦受难。那么何时能够重现唐太宗的贞观盛世呢?故现在不是争论佛道两家谁为乾的问题。

径联、“谩说人心都有佛”如果闷心自问,我愚蠢的不如佛家弟子的道德情操。

末联、今日来到这一传灯之地,目睹老纳,人们已得禅机。有心向他们请教一番,恐怕也难已得到真传。

作者写罢此诗后,还难以把自己的心中感受就完,就索性又韵诗一首:

读易曾站上下泉,流行坎止不徒然。

老僧谩谓跏跌坐,君子还当终日乾。

云彩天光经州典,乌啼花落意中禅。

无尘有发休疑我,我本如来得正传。

首联、如果读过《易经》的人都会明白,盖房建物都要按八卦之方位。站上不站下是人之常情。

颔联、紧接首联又说到,现在这里早已成为僧人们坐禅之寺院了。作为正人君子要面对现实,何必终日争论上下的问题呢?

径联:道家的“回归自然”抱朴归真,又与佛家“云影无光经州典,乌啼花落意中禅”有何种区别呢?

末联:作者感慨地表露自我说:“我虽然留有长发,咱思想境界已经超脱了尘世。故能理解如来经中的启迪人生的玄妙哲理”。

我们纵观这两首妙诗,可以清楚地看到晴川大守是位道德情操极为高尚的人。

 

 

 

和晴川大守

明代扬名

日来偶梦上林泉,    此际南山兴宛然。

白雪阳春看泼发,    少年终日0乾乾。

良知自是玄关佛,    0何兽不悟惮。

千载阴明真特出,    晴川早已继心传。

注释:作者扬名蜀君太守明代人。他到乾明寺后看罢二泉居士与晴川太守韵律相同,对佛道两家的看法截然相反后,便和诗一首,表明自己支持晴川太守的观点。

首联:是作者描述自己有一日象做梦一样来了乾明寺,看到了南山人潮如涌,香烟缭绕的热闹景象。

颔联:生动描述了阳春天气,满山还被白雪覆盖的奇异景像。但阳看天气到来,万物呈现勃勃生机而二泉居士谈的“乾”字,尤如少年儿童的之见解。

径联:意指“无我”之良知,正是佛家玄关之妙机,你就是不信奉佛教,难易彻底摆脱玄关妙机的影响吗?

末联:作者最后说:千百年来已经反复证明,人生的道路有阴有阳,而晴川两首已经非常清楚了。故使我非常敬佩他的道德情操。

 

 

次韵寄意晴川太守前人

雪后登上景最奇,更看旭日上迟迟。

兴摇殿阁烟消处,清满0远风静时。

却呀车骑翻玉屑,淡凝松柏发银丝。

主人陪伴来游兴,0乏环洁太史诗。

注释:作者书名前人,他是在主人的陪同下来到乾明寺浏览,他看罢晴川太守与杨名的韵寄诗之后,有感而发由始至终表了自己独特的看法。

首联:生动描述了大雪之后,在主人的陪同下登上了山,这时候东方的旭日才慢慢地升起。

颔联:描述了这天早晨刚好是没风没火,举目观望寺院内的殿阁上空烟消云散,好似在兴致勃勃的轻轻摇动那样,满山大雪覆盖,挡不住郊外万物清绿一片充满着阳春后的勃勃生机。

径联:作者又举目往下南北宫道上望去,看到了官道来来往往的马车在奔驰时,车轮下的冰块象玉屑那样在上下翻腾。而满山坡的松柏好象长出了银丝那样令人心旷神怡。

末联:作者最后说:在主人的陪同下兴高采烈,为什么要去界好佛、道两家谁是谁非的争论之中,这不是大扫雅兴吗?

 

 

古胜遗迹明代林0

具黄山下路迷游,陈迹依然记国留。

题试昔年曾议论,宦从此处0根由。

二泉墨扁存无恙,七圣香名饮不休。

准信子书皆幻况,庄生亦说有源头。

注释:作者林0,明嘉靖年间襄城县教谕,曾主编《嘉靖襄城县志》。由此可见此人对襄城的名胜古迹颇有研究。而这首诗是他编写好县志以后有兴到乾明寺一游,看罢二泉居士的提诗。即兴赋诗一首,表明了自己与二泉居士的不同观点。

首联:作者首先肯定了这古时代黄帝到00山拜贤人大隗,走到首山西头突然迷径,后遇牧马童指明道路的传奇故事。早在在汜国(故襄城因汜水而得名)留传开来。

颔首:作者忽然想到了想当年同事们在研究县志中如何记载“七圣迷径”之事件,究竟此事是真是伪。曾经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难下定论,无耐我只好请示上级官员他们说有根有据。

径联:现在又有许州君守留下的诗篇完好无损地保留在这里。那么,就会使“七圣香名”这渊流长,名扬天下。

末联:作者最后发表自己的看法说:准信子书皆幻说,庄生亦说有源头。这就表现作者对庄子源头之说持怀疑的态度。

襄城怀古

明、薜瑄

连村绿树近襄城,驻马郊外眼界明。

汝水似环流处碧,首山如案望中平。

具茨每笑庄生诞,挂剑常高季礼各。

佳句独思韩史部,太平今已息太平。

注释:作者薜王宣。明代人,率军平判路过襄城看到“连村绿树”的一派大好景象。为了不打扰城里百姓就在郊外安营扎寨。

颔联:作者站到汝河岸边,举目眺望,汝河水沿西南城墙向东方大海流去,到这之处一生碧绿。南岸的首山东西走向,象平案一那样,仰首东望黄淮大平原。

径联:作者忽然想到庄子在《南华经》中曾经祥述了黄帝带领六贤人到具茨拜访大隗,路过首山西头忽然迷径,遇牧马童指路的传奇故事。有感而发说:“这只是谎诞的传说而已”作者反而非常崇尚吴国公子季礼,为了表示对死去的故友徐九君的真挚友情,把自己身带的宝剑挂在坟墓前的大树以表纪念的可贵精神。由此可见,此人是一位尊儒之学士。

未联:作者对自唐代以来文人路过襄城而留的诗篇颇有研究。故有感而发说:“我唯独赞唐代史部尚书韩愈路过襄城,所留下的诗句最佳”。最后说:“现在平判结束,祝愿天下永息干戈,共享太平盛世!”

过襄城有怀乾明寺明代贾咏

路过名邦沿沿海树烟,首山横带马头前。

身径士圣离迷地,望入诸峰象妙天。

静境高寒真可爱,故人调谢独堪怜。

等闲又员登监兴,笑指云林一餐然。

注释:作者贾咏,明代嘉靖年间史部尚书,祖籍监颍。久闻乾明寺之名,两过其地而未得一游,不能00也。到了第三次路过襄城时,才到此一游,诗兴大发,赋诗一首。

首联:生动描写了作者骑马过襄城,看到路两旁茂密的树林烟云缭绕,令人心旷神怡。忽然带头望去,已来到首山西头,此山尤如一条“横带”展现在马前头,就急忙下马,向乾明寺走来。

颔联:作者来到七圣迷径的七里店村的遗址,又举目向山上眺望,诸多山峰形态各异、巧夺天工。给人以神妙之感觉。

径联:作者便登山来到仙人洞这个地方,虽然静景高寒,但实在令人心悦目,不由得想起故友纷纷离开人世间,而到非常挽惜,现唯独自己到此又觉得十分孤单。

未联:描写作者自己,今日偷闲登山一游,心情又十分兴奋的情景,便脱口而说到:“笑指云林一餐然”。正是指黄帝“功成名就,激流勇退”的精神,永远放射出稀烂的光辉。

 

 

 

                  南明紫翠

——明代 辛萧敏

古圣曾游第一山,念公卓赐启禅关。

灵光烔烔三生度,色相重重万劫还。

春梅秋云明紫翠,良辰美景胜齐攀。

亦知不是终南径,结社来访驻老颜。

注释:

辛自修,明嘉靖年间局书。祖居~城。他又幸到乾明寺内游览。看到因二泉居士之诗。引起了一场大争论。便有感而发,赋诗并达与终人不同的独特观点。可为这场争论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首联:作者首先充分肯定了皇帝亲自到天下第一山之游,又高度赞扬的念公乃是此山佛教兴起的开山始祖。而念公指天台宗二祖慧思。念公同隐居修道五年。后来弃道从佛,为天台宗的创立奠定了基础。他曾经为北齐国师。故此,称之为“念公”。

领联:充分肯定了宏佛殿堂中所供奉的佛像。灵光烔烔,有超度凡人,避免万重劫难的神奇之作用。

径联:作者明确指出了,在春秋两季到此地参观游览,不用攀登山峰,就可以看到“万紫千红,层林尽染”的自然佳境。

未联:正由于此寺具有佛道圆融的特色。所以虽然知道不是去道教的圣地终南山,同样可以得到长生之道。

 

 

 

 

 

 

        咏晓钟

乾明寺院内的钟楼上曾经悬挂着一口四人合围的不敲自鸣钟。因为“鸣钟”与“残梦”相关连。梦中惊醒世上人。所以,便引来了许多文人雅士,以晚钟为题。赋诗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现仅存的有五首诗。

 

 

 

 

 

 

            乾明寺钟

                       明代  李敏

南山佳气□□□,萧寺疏钟隔岸闻。

一击唤起沉海日,□声敲破碧天云。

音传小殿星初落,响彻看湖阳未分。

正是出人残梦觉,满窗梅月乱纷纷。

注释:

作者李敏(14251491)字公勉,□城人明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先后历任御史、布政史、兵部右侍郎、户布尚书、荣正司徒为明代中叶名臣。

首联:生动描述了早晨,南山云烟缭绕,佳气浓郁。寂静的寺院金钟报晓。即使在与汝□相隔地县城也能听到悦耳动听之声。

领联:采取艺术夸张的手法,把第一声钟响具有唤起沧海旭日出东方升起。□声具有敲碎满天云的神力。

径联:钟音传入小殿,僧人们起床洗漱时星星才刚刚落下。这钟声能响彻春潮、暑夏、春秋、严冬。从来没有停止过。

未联:是该诗的最精华之点。含有两层意思。从描述景色的角度看。可以理解为晓钟之声能使幽人从残梦中觉醒。看到满窗梅花有月光照耀下纷纷起舞之意。

从以诗抒情上看:“作者”把“残梦”与“梅月”相对应。“梅月”可以理解为大明之江山昏庸无道,敌纷之意。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赤胆忠意。

 

 

 

 

 

 

 

            乾明晓钟

                                明代  王□

钟梵依希出上方,雾迷台殿正茫茫。

山僧礼佛乘明月,佑客趋程踏晓霜。

华刻摆撞□力软,金声遥度兽音长。

十年尚忆常朝路,走马东楼听景阳。

注释:

作者王□,明代户部郎中。他很可能是李敏的故友。对李敏“乾明晓钟”一诗经过精心研究之后。特和诗一首。立意奇特,耐人寻味。

   首联:描述了钟楼上有一座四人和抱之巨钟。响起之后殿堂上方雾迷茫茫。

   领联:描述了僧人们乘着明月就开始上殿礼佛坐禅诵经。而在寺庙西边的官道上。那些做买卖的商人们就超月光踏着寒霜来往穿梭奔忙。

   经联:极为生动和富有想象力地描述了,巨钟在钟锤的摆撞后,能把沧海内的鲸鱼震得软弱无力。金声遥度能使远山森林的野兽长鸣不止。

未联:是作者有意而发说,回忆起十年来入朝做官的坎坷道路。那里有骑马来道乾明寺的东楼房,观看晓钟响起后出现了一片人间奇异美景逍遥自在呢?

 

 

 

 

 

 

       乾明晓钟

               明代  辛自修

高岩厦□右丛林,景象清幽检柏深。

寂寞竹批言下路,朝来禅味诧鲸音。

注释:

    作者辛自修,明代嘉靖年间史部阿书。□城人氏。曾经在他的倡导和支持下,才使乾明寺恢复古貌。他这首虽然只有四句地短诗,却历史的再现了明代乾明周围奇特环境。

第一句:描述了宏伟壮观的乾明寺是坐落在层层高岩之上。而右边是一片茂密的丛林。而现在右边的丛林则荡然无存。

第二句:描述了寺院内邀然屹立的巨大桧柏、插入云端。使寺内景象显得清静幽雅。很可惜这些柏桧被战乱所毁。实在令人惋惜。

第三句:描述了沿山而下的道路两旁有成批的竹林为此山有增添了一道奇异景观。

第四句:是作者不赞成王□在诗中所说的“华刻摆撞鲸力软”倒不如说成清晨寺庙内做禅咏经之声。传到大海之内,使鲸鱼都感到十分奇怪更为恰当。从这里可以看出,一个诗人能够迷留下来一句被后后人广为传送的佳句是多么的不容易啊!

 我们从这一四句短诗看,没有一个字能显现出“晓钟”之意。只是借助王□诗中的“鲸”字而立意。才能称之为乾明晓钟。真可谓诗中之绝代佳句。

 

 

 

 

 

 

             乾明晓钟

               明代  王锦

阴森念洞山,下瞰招提境。

树色入晨微,林深见崃彩。

烟生台殿迷,露侵松杉林。

道人月下来,盐漱洗修埂。

是时旦气清,心虚思方远。

忽闻一声钟,□然发深省。

注释:

作者王锦。明代著名文人。被誉为“文尧”□城人.为官至按察副史.从此诗可以看出作者回乡探亲访友、看望李敏等人赋的乾明晓钟之后,欲与他们比拟高下。故赋了十二句的长诗。

第一二句,是作者采取了站在阴森念洞山上(即念么洞旁)。附视招提境的不同角度。来描述这是里是人间仙境。

第三四句:生动的描绘了蒲山坡的树木在月光的照摄下,在微风的吹动之中。好似在走来走去那样。充满着勃勃生机。

第五六句、生动地描述了山坡上坐落的禅寺中楼台殿阁上方云雾茫茫。而满山的松树和杉树挂满了露水珠子。更使人显得冷气逼人。

第七八句、作者记下了从念么洞走出一位道人。披着月光,拿着井绳,从山泉中提水后,又用盐水淑口洗刷活动情况。这足以证明在明代念么洞内有修道人在此修道。真可谓极为珍贵的历史资料啊!

第九十句:是作者呼吸着山上的新鲜空气而内心却思念这在四川的妻子儿女。或者考虑没有办完的公务。

第十一,十二句:是作者正在念么洞前心思这方面这之事。忽然间听到一声钟响。又使自己陷入了更深层的反省。

 

 

 

 

 

           乾明晓钟

              明代  辛□

梯石棱层见梵宫(元 范徳相) 僧来不语自鸣钟(唐 杜子美)

警回幻海劳尘梦(元 李材)   唤起寻香到倦翁(元 杨佑民)

未必佛徒智警语(宋 祝简)   自怜□客局飘落(唐 温庭筠)

多闻好似无闻好(元 释来复) 睡觉东窗日已红(宋 程明道)

注释:

作者辛□。明代末按察司副史。著名诗人,被誉为“诗豪”。□城人。系辛自修的后裔玄孙。他采取与前四人不同的写作方法。独出心裁的用唐宋元三代诗人中每篇诗中的一句话。组合成一首咏乾明晓钟之绝代佳句诗,当之无愧的应称为“诗豪”。

首联是从元代范徳相和唐代杜子美诗中各选一句话组成。生动描绘了犹如皇宫那样宏佛的乾明寺,坐落在首山的梯石棱层之上。清晨佛晓,有一人僧不语,缓缓地登上钟楼。敲响了晓钟。

领联:是从元代,李才和杨佑民诗中,各选一句所组成。生动的描述了那些用脑过度,正在做“警回幻海”之梦。晓钟响起,唤起了大地回春和倦意不退的老翁。

径联:是从宋代杭简和唐代温庭筠诗中,各选一句所组成。其诗意是:未必佛教徒知道启迪人生的哲理名言,而那些放荡无□到处飘落的道人也另人可怜。

末联:是从元代释复来和宋程明道诗中各选一句所组成。充分表现了作者的处世之道,这就是说多闻何似无闻好,睡觉东窗日渐红。

         念么洞

乾明寺由上寺,下寺两寺院所构成。而上寺中有南天门,念么洞。仙人享,顶端的文峰塔所组成,具有浓厚道教色彩。体现了“佛道圆容”的风格。堪称天下寺庙中的一绝。故此引来了文人墨客纷纷登山到此一游,赋诗留念,现仅存有首妙诗:

咏许由  伯夷。叔齐

                 宋代 邓牧

           生身千载之下。

           游心千载之上。

           登其山而获洗耳之风。

          过首阳而悲饿死之节。

   作者邓牧,宋代诗人,有一日在主人的陪伴下登上了念么洞,听主人介绍了这古代的许由和周初的伯夷,叔齐曾隐居念么洞过清贫的修道生活。有感而发,赋了这首只有四十字的觉代佳句。

第一,       二句:作者采用极为巧妙的笔法,用十二个字,高度概括了许由。伯夷。叔齐三等人生前甘做人下人,乃是千百年来罕见神奇之人。他们虽然早已经离开了世间。但“游心”意旨“出灵”或者“精神”千百年来,却成了人上人。

第三四句:是回答为什么他们会成为人上人呢?因为许由洗耳之风与伯夷叔齐饿死之节。才能成为老子所说“死而不亡寿者”的高风骨节。永存世间。

何谓“洗耳之风”殊不知这个故事就发生在□城的□河岸边。远古时代,许由辞掉□□让位与他后。隐居在□阳的□河岸边。后来□□又派人让他去当九洲之长。他不愿听此话,就到□河中洗耳。遇志明友巢文到此饮牛。得知洗耳原因。故牵牛到上游饮水。意指你许由故自名声。怕此以污牛嘴。后许由就隐居在这里修道。 伯夷叔齐不愿意吃周朝元道社会的食而饿死在首阳山上。

 

 

 

 

 

 

游首山

      明代 谢佑

远客停□历翠微,林深雨怯征衣归。

洞天楼阁层霄回,□尘风烟尽日霏。

  □却苍梦消世急,坐禅老纳扣禅机。

无端车马催行邑,又还东风趁夕晖。

作者谢佑,明代人,是率领兵马征战归来,路过首山,便让部队停下来,到念么洞上一游,见景生情,赋诗一首。

首联:作者自我介绍了征战归来,路过此山,发现此山林深,翠微。便让部队停止休息。自己带领几个心腹之人登山了念么洞山。

领联:登上念么洞上后,举目观望,发现洞天楼阁曲折环绕在云宵之中。山势高险,□各内的烟云在太阳的照射下在尽情纷飞。真可谓人间仙景之地呀!

径联:描述了作者进入这人间仙景之地,抿心自问。有感而发说:“即有自己进入梦景时,才能消除自己的忧国忧民之心”。这样的生活,怎能与那些“坐禅老纳扣禅机”的生活方式相比呢?便产生了超脱世俗之念。

末联:描述了作者在进入了对自己人生深刻反思之时。抬头看太阳已夕阳西下。便想去了大队兵马还在山下停留,就无可奈何的下山,又“又还东风趁夕晖”而去。

 

 

 

 

 

题乾明寺

                                明代 张壁

背岩楼殿昼阴阴, 万木渊森祁树林。

石径暗穿门苍远,盘云重镇洞天深。

山头花鸟远题竹,海内衣冠此□□。

叠嶂遥空便眺览,晚□晴日□招寻。

注释:

作者,张壁,明代诗人。从诗中可以看出此人是一位尊崇道教者。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呢?咱们解读诗文就会一目了然。

首联:生动描述了“背彩寺”的奇特景色。这就是背靠岩石造的楼殿。见不到阳光,即使白天殿内也是阴深深,再加寺庙内高如云端的松柏。,更使寺庙内见不到阳光。

领联:作者不愿在这阴深的寺庙停留,就暗穿石径门巷,向上山走去。来到念么洞前,举目望空。看到了盘云重镇洞天深的奇异景色。

径联:再往山头上望去。看见鸟语花香与竹林相互映趁。顿觉心旷神怡。有感而发说:华夏大地道人们以及上□头□的金玉□与佛家弟子的剃度截然不同。表露出崇道的思想倾向。

末联:生动描述了作者身在“山意叠嶂之中”低头看到了山洞前长满了一种能发出香味的熏草正在与晴日互相满意的找寻。这与阴深寺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真可谓立意奇特,耐人回味无穷。

 

 

 

 

 

             

                         山阴王泮

中条递逦此穷头,汝水悬照曲抢流。

千岁松草千岁雄,一层云缘一层楼。

绿□窗下听僧偈,玉乳泉边憩茗瓯。

咫尺城烟人景绝,不妨披□姕意游。

注释:

作者 王泮,自称山阴。明代人。从诗中可以看出,他是与朋友一起在酷暑的夏天,登上了 玉乳泉畔,与朋友一起一边品尝着香茶一边聊天。大有道家“逍遥游”的特色。

首联:生动的描述了弯曲又细又长的首山,清清的汝河在阳光的照射下金光闪闪,围绕南城墙向东奔下大海的自然景色。

领联:生动的描述了寺庙内有上千年的松柏。显示着上千年的雄姿。很可惜,现在荡然无存。紧接着又描述了寺庙内“一层云缘一层楼”的奇异景象。

径联:作者与朋友来到玉乳泉边,围坐一起边品茶边聊天,倒也逍遥自在。而寺庙的僧人们正坐在绿色树叶的窗下吟诵禅偈。这种不顾炎热的精神,实在另人赞叹。

末联:最后作者有感而发说:“咫尺城烟人景绝,不妨披□姕意游”表露出心情舒畅的欢乐场面。

 

 

 

 

 

            避暑首山有感

张琹

   长夏山居好,峰阴洒一□。

   蝉声遥断续,云气咋高底。

   风就池光动,为随树影移。

   碟回残梦醒,月上子欲知。

注释:

作者,明代著名诗人。有一夏天的晚上带上酒菜披着月光,在山峰的阴凉处避暑饮酒。有感而发。赋诗一首。表达了自己逍遥的心情。

首联:生动描述了作者在炎热的酷暑的一天晚上带上酒菜。来到首山边乘凉边饮酒的情景。

领联:正当作者乘凉饮酒之时,远处传来了断断续续蝉鸣之声。打破了寂静的夜坐。作者不由得抬头观望。只见头顶上的云彩忽高忽低。好象在翩翩起舞。来欢迎这位不速之客。

径联:作者又低头往泉水中观望。发现威风用足踢动泉水。使泉水形成层层波浪。这波浪在月光的照射下,象星星眨眼睛那样在闪动。而凉风吹来由使山间树林在月光下的书影不停的来回晃动。这真乃是细致入微的描述了月光下山的奇异景象。

末联:作者在这奇异的美境之中。忽然想起了庄周梦白蝶的传奇故事。具有唤起了“残梦之中的人神奇作用”。而自己的心思又有谁能知道呢?看来只有月上的子规知道。

 

 

 

 

                无题

                      范惟一

灵峰上楼都□天,萧寺招遥架紫烟。

局忆采铜来席□,通怀飞锡自唐年。

香云拂尘三花拥,宝日临怀一镜玄。

偶憩公车聊眺览,非闲耽漛竹林禅。

注释:

   作者范惟一,嘉靖年间汾守汝南递。参政与嘉靖葵亥冬十月与故友扬宪,副安等四人带着酒菜到此寺游览。他们显然是不愿意戒入二泉居士与晴川太守之间的是非争论。便设宴在山林中开怀畅饮,逍遥自在。诗兴大发,故二人河作一首诗,并且托顾君刻置寺壁,流传至今。

首联:生动描绘了,墨一样乌云罩在山峰和殿堂楼阁之上。萧寺招遥架紫烟这句诗。看起来与前句有矛盾。其内部的真正意义表露出明显的逍遥的思想。因为,紫云与紫烟是从志子紫去东来中而引身出来的。

领联:局忆采铜来席□,就是他们在畅饮中想起这古□□在此访贤往事。并且还怀念唐年间念么洞飞锡启祥关的美好回忆。

径联:香云拂尘三花拥。是指今日咱们来到佛教活动场所中饮酒畅谈,有失礼仪。但是,宝贵的日光照到酒杯之中,不正如一明镜高悬吗?意指符合道家的逍遥游的快乐人生。

末联:作者最后有感而发语:今日咱们乘车到此偶尔清闲一番,并非是为了寻欢作乐。也非是耽着竹林禅而来。

     过叶县问津铺有感

                      明代  李如洼

尼众当年此问津,路将无道遇劲人。

师徒落难空回辙,泪汤狂言夏自身。

瑶水局含千古恨,旱地忧带四时。

磋乎易乘门墙后,一度经过一伧神。

注释:

作者李如洼,明代人。他到乾明寺游览。独出新裁,留下了一首问津奇诗。以充分表达了自己尊道批儒的立场观点。

首联:表述了路过叶县问津铺时,从哪里了解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路过这里,不知道渡口在哪里,就派子路去问在田间劳动的楚国狂人□□。□□渡口在哪里,曾经留下了这样极为奇怪的回答:“那孔子应该知道渡口在哪里”。就象滔滔的洪水一样,天下到处都是动荡不安,谁来改变他呢?你与其跟着那避开坏人的人,何不跟着彻底避开乱世的人呢?并没有给子路说渡口在哪里。

领联:“师徒落难空回辙”孔子听了子路的汇报后,□□的感叹说:“既然不可以同飞禽走兽同群,我不和世上的人相处,又和谁相处呢?如果天下太平,我孔丘就不会与你们一样来改变他了。”表述了自知不能为之而又自为之的积极的入世之道,而且□坚持了天下无道,顺其自然的爱护自身的避世之道。

以作者的观点在径联与末联中讥讽了儒家的处世之道。

但是二千多年来,儒家的积极入世,道家的谨慎出世而佛家颇与道家相似的三种处世之道,可以概括为拯救与逍遥两种人生态度的根本区别,而正是这两种人生态度铸造了后世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心理,其影响长盛不衰。经常摆在我们每个人的人生转折点上,供我们去选择和决断。

我们回顾明代嘉靖年间到乾明寺游览的文人墨客,留下来的二十余篇诗中,不正是三种人生态度的冲撞而闪起的大在吗?这也正是说明乾明寺的文化内涵,具有强大生命的表现吗?

 

 

 

 

 

 

古寺诗韵  盛世祥光

           ——乾明寺古诗初赏

   乾明寺山门外的照壁,寺内的晓钟山上的仙人洞历来是文人墨客争相赋诗留念的佛教文化亮点,这里遗留下来的二十余首诗词,乃是记录乾明寺风雨沧桑的历史写照。

   乾明寺山门外的照壁,是天下寺庙照壁中的绝世珍品。但现仅存的七首古诗却对照壁浮雕的黄帝访贤等内容观点不一。

持肯定赞扬态度者,有明嘉靖年间的许州郡守邵宝等。这位自称二泉居士的郡守赋诗留念后,接着而来的有工部尚书辛自修等数人赞同支持邵宝的看法。先后予以赋诗或唱和。辛自修在诗中说:“古圣曾游第一山,念公卓赐启禅关。”贾咏在诗中说:“身径七圣皆迷地,望人诸峰象妙天,静境高寒真可爱,笑指云林一杰然。”均表明了肯定黄帝到此访贤,念公为中原佛教传播始祖的观点。

持人云亦云态度者,独有明嘉靖年间镶城县教御林鸾,他看了二泉居士的诗之后,有感而发赋诗说:“二泉墨篇存无恙,七圣香名饮不尽,谁信与书皆幻说,庄生亦说有源头。”反映了他的看法。

持否定态度者,是明代诗人□明。,他在诗中说:“具茨每笑庄生诞,挂剑常高季礼名。”可以窥测到此人尊儒贬道的立场观点。

乾明寺内有一口四人和抱不敲自鸣的大钟。颇引起文人墨客的极大兴趣,因“钟鸣”与“残梦”相连,故以“晓钟”为题的诗章携刻与寺中客房廊壁之上。

明嘉靖年间户部尚书李敏在“乾明晓钟”为题的诗中说:“南山佳气□□□,萧寺蔬钟隔岸间,一击唤起沧海日,数声敲破碧天云。”就形象地描绘出晓钟唤海击云的神韵。王镶在诗中说:“华刻摆撞鲸力软,金声遥度兽音长”。意指晓钟撞击得大海中的鲸鱼软弱无力。并且引来了山林中野兽长鸣不止的劲力。后来,辛自修又赋了不见钟字,不闻钟声,立意奇特之妙诗:“高岩厦□右丛树,景色清幽烩柏深,寂寞竹批言下路,朝来禅味诧鲸音。”形容钟声之威远。王锦从“阴森念洞山,下轮招提境”。起句生动描述了“道人月下来,盐漱汲修□”的拂晓提水洗刷的情景,最后以“忽闻一声钟,锡然发深省”结尾。来叙述诗人在遐想中惊醒后的情况。更奇特的当数辛自修的后裔辛鹿借助唐宋元三代诗人诗中的八句话,巧妙的组成了咏“乾明晓钟”的诗。诗后两句“多闻何以无闻好(元 释来复),睡觉东窗日已红(宋 程明道)。”可以看出他具有无忧无虑潇洒自如的道家之风。

乾明寺分上寺和下寺。上寺中有一个仙人洞。,而仙人洞乃是道家的洞天府地,而此寺成分体现了“佛道溶为一体”的特色。这正如辛自修在诗中所说的那样“亦知不是终南经,结杜来访驻老颜”的景况。因之,文人墨客中的那些崇道名流无不登山到仙人洞一游。留下了许多描述仙人洞周围奇异美景的千古佳话。如“山头花鸟远题竹,盘云重琐洞天深。”“□嶂遥空便眺望,晚熏晴日狭招寻。”“咫尺城烟人境绝,不妨披暑恣意游。”等为后人所颂唱。

值得一提的是明代诗人李如□经叶县问津的情况后到乾明寺后写的诗,当他了解到当年孔子师徒同游列国迷途问津的情况后,在乾明寺三佛殿诗纪事说:“师徒落难空回辙,”“一度经过一伧神”。表现了自己崇尚道家嘲笑孔丘的立场观点,但是一千多年来,儒家主张积极入世,道家主张消极避世,而佛家与道家又有类似的处世之道,这三家的处世哲理铸造了后世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心理,其影响愈千年而不衰。这正是儒释道三家强大生命力的具体体现,也是乾明寺这座千年古刹历经劫难几度辉煌的原因所在。

             观后感

 

 

 

 

 

“乾”字引起的风波

   ╠╠读古咏乾明诗有感之二

   中州第一禅林以“乾明寺”命名,乃是佛家正常之事。无可非议。明嘉靖年间许昌君守邵宝到此游览,诗兴大发,以二泉居士的笔名,赋诗一首,表明对以“乾”字命名持有不同的看法,也属正常之事。这首具有极高欣赏价值的书法珍惜至今还安然无恙的镶嵌在寺庙的墙壁上。

谁能料到诗中这样两句话:“山穷西北翻称收,寺背东南故称乾。”犹如“一石击中千层浪”。在朝中大臣和文人墨客之中,印发了一场“黄帝访贤真伪的讨论和佛道两系试论高低的争辩”历史再现了明嘉靖年间学术界活跃的气氛,前文以述“黄帝访贤真伪的讨论”现谈一谈佛道两家试论高低的争论感想。

我们从参加争论这的身份看,有朝中两位尚书,两位郡守,亦即其他名人贤士。可见争论者规格之高。从这些诗中,可以清楚的看到,有积极支持者,有调和折衷者,还有极力反对者。读后这些诗,准会给人们赏心悦目。妙不可言的感觉。

那么,谁挑起了这场争论呢?他就是晴川太守。当他看罢二泉居士的题目后,崇佛思想,化为一团怒火接连韵诗二首,对二泉居士的观点进行猛烈攻击。他在第一首诗首联就针峰相对的说:“野寺逢僧者白泉,僧永兴昧岂萧然。”表明了自己崇尚佛家清贫的生活方式。紧接着吸取极为巧妙的比喻手法,写道:“山中日月近忧在,天下贞元复到乾。”如果把“日”与“月”组合成一个明字,并理解明朝的明字,既可以清楚看到作者忧国忧民,多么希望天下韊重视唐太宗贞观盛世局面。这个“乾”字应该成为做官者关心的事情。他生怕别人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又索性在第二首诗中说:“读易层站山先泉,流行坎止不徒然,老僧漫谓□□坐,君子还当终日乾。”清楚的表明,此寺院按照八卦方位。选择“乾”方建寺非常正常。更何况这里早已成为佛家弟子诵经坐禅之圣地,作为正人君子,这何不看实事还在终日对此寺建在乾方之位耿耿于怀说短道长呢?这确在失君守之身价呀!

 持积极支持者,应首推明嘉靖年间的诗人扬名。他题写了一首名为“和晴川大守”的诗。诗中说:“日来偶梦上林泉,此际南山兴宛然。白雪阳春看泼泼,少年终日鬼乾乾”诗中用了两个“乾”字。以使引起人们的注意。他采取以自然景色作趁托,讥讽二泉居士论乾尤如幼稚可笑的少年儿童之见罢了,真乃令人啼笑皆非。

持调和折忠态度者,应首推明嘉靖年间吏部尚书辛自修,襄城人。他对这座“佛道两家文化大融合寺院,颇有精心研究,故能得出独特的见解,起到了平息这场风波的作用。诗中说:“古圣曾游第一山,念公卓赐启禅光”就充分肯定了天下第一山,乃是佛道两家之圣地。接着他高度赞扬佛教具有“灵光炯炯三生夜,色相重重万劫还”的神妙莫测的作用。同时,他又告诉那些崇尚道家的文人们说“已知不是终南经,结社来访驻老前”。可以就对这场争辩划上了圆满的句号。

谁能料到“半路杀出来了个程咬金”。这个“程咬金”也真正奇怪,他索性化名“前人”藏而不露。并以《次韵晴太守》为题,赋诗一首,现镶嵌要晴太守和扬名题诗的后面。真乃是巧夺天工之举。诗中说:“雪后登上景最奇,更看旭日上迟迟。兴摇殿阁烟消处,清满效这风静时。却呀车骑翻玉霄,淡凝松柏发银丝”。活龙活现的描述了作者雪后登上所看到的“旭日冉冉从东方升起,风吹殿摇动的奇异美景。更加难能可贵的是作者把视野放在山下,描述了车骑来往飞奔,车轮和马蹄下扬起的冰雪,象玉屑翻动那样,充分表达了作者把自己溶入到了大自然界中去的精神境界。给人一种“回归自然。抱朴归真”的神妙感觉。所以诗中最后说:“主人伴来游兴,缺乏环境太史诗。”表述了自己乘兴而游,为什么要去介入佛道两家谁是谁非的无为争论之中呢?鞭达了晴川太守。自称“我本如来得正传。”而为什么不懂得如来“肚大能容天下难容之事”这种“无我”之宽广胸怀呢?

为什么在乾明寺内,在明朝嘉靖年间能引起两场是非争论呢?追其原因,就是乾明寺建筑格局中实现了佛道两家文化的完美融合。真可谓天下寺庙之一绝。正是因为这一“绝学”必然会引起前来旅游观光者因立场观点不同。出现思想上的冲撞。闪现奇异的火花。心不由己的发泄一番。求得心理的平衡。这恰恰反映了乾明寺的文化内涵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求远闪耀着灿烂的光辉!

       

 

                    梓云

00年三月十六日  

 

          何时观光景最奇

                    ╠╠读古咏乾明寺有感之三

 中州第一禅林---乾明寺。座落在八百里伏牛山东首的首山。西北麓。首山,又号称“天下第一山”,令人不懈地是这座既没有泰山巍峨,又没有华山险峻为什么被列为天下八大名山之一。“天下第一山”因何而来呢?这就是明代嘉靖年间的吏部尚书辛自修率先在诗中提出的。诗中说:“古圣曾游第一山”。古圣是指黄帝,他到具茨山访贤人大隗,路过此册曾经迷途,后又采此山铜铸鼎。这最早见于庄子的《南华经》。才使八百里伏牛山东首的首册名扬天下。后诗人纷纷挥笔称颂,诗中说:“具茨册下路迷游,陈迹依然纪国留”,“身经七圣迷径地”“尚忆采铜来帝辇”“七圣香名改不休”等等。而首山北面,又有“汝水似环流处碧,汝水照照曲抢流”的汝尖嘴之水环绕,使首山更显得山清水秀,令人向往。

 如果你有幸到此一游,那么选择什么时机合适呢?我们纵观古诗人切身经历,可以慨括为:“春观百花齐放,秋看万紫千红,夏观月下美景,冬看雪后奇色,晨听乾明晓钟”五句话。

众所周知“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台”。春秋两季,正是旅游观光的大好时机。首山乾明寺由是每月阴历二月十五的古刹庙会。独居特色。俗称“酒会”和“放风筝会”堪称天下庙会之一绝,到此一游将会使人大开眼界。心旷神怡。而我们从诸多的诗中看。只有辛自修一人说:“春梅秋云明紫翠,良辰美景胜路攀”。多故人不赞成这一观点。那么,他们认为何时到此一游能真正领悟到大自然中厅异美境呢?

首推“夏观月下美景”者,当故明代著名诗人张秀。他以自己的亲身感受赋诗了一首题为“避暑首山”有感的妙诗。诗中说:“长夏山居好,峰阴酒一后。蝉声遥断续,云气乍高低。风踮池兴动。凉隋树影移。蝶回残梦醒,月上子规知。”在他的笔下,那山野、峰阴、酒香;那蝉声、云气、清风,还有那泉池、绿林、飞蝶、杜鹃。令人心旷神怡,仔细口味,将会产生一种使自己融入大自然之中的神妙感觉呀!

赞扬“冬看雪后景色”者,应首推化名为“前人”这位藏而不露者。他在诗中描述道:“雪后登上景最奇,更看旭日上迟迟。兴摇殿阁烟消处,清满效远风静时。却呀车骑翻玉霄,淡凝松柏发银丝”在他的妙笔之上,那冉冉升起的旭日,那风吹殿阁烟云散的美景,那大雪覆盖下原野上露出清绿色的庄稼,那山林中松柏之上的银丝,那山下马蹄现车轮扬起的冰雪象玉霄在翩翩起舞。这细致入微的精心描画,毫无冰之意。真乃是妙趣丛人,令人回味无穷!

讴歌“晨听晓明钟”者,就是诗人留下的五篇奇诗。每篇均有极高的欣赏价值。我只有采取精中选优的办法,把明代被誉为“文虎”的王锦襄城人,四川按案司副史。他赋了一首五言十二句的长诗。诗中是这样描述的:“阴深念洞山,下瞰招提境。树色入晨微,林深见亚影。烟年台殿迷,露浸松杉林。道人月下来,盐漱汲修埂。是时旦气清,心虚思方远。忽闻一声钟,惕然发深省”。这首题为“乾明晓钟”的诗把立是之点放在描述晓钟鸣起之前的自然风光上。在他的笔下,那阴深的念洞山,那早晨奇妙的树色,那树林中来回晃动的树影,那松杉上挂的露水珠,那殿台楼阁笼罩在云雾之中,那月下道人拿起井绳到泉边提水来用盐水漱口的情景,那旦气清心的空气,使诗人塌与大自然之中精神境界,被一声晓钟提醒,却又陷入了更加深刻的友思自己一生坎坷经历之国。被称之为“文虎”真是名副其实呀!

我们纵观这些妙诗,妙就妙在他们持有“回归自然,抱朴归真”的纯洁之心态度。从大自然界去寻找诗情画意般的生活方式,故能给后人留下极为珍贵的诗篇。这不是为后人指明了一条如何才能造出文学珍品的光明大道吗?

  

 

 

 

                             梓云

                           二00三年三月十七日(草)

 

 

 

 

 

 

 

 

 

 

 

 

 

 

 

 

古会豪饮放风筝

李红军

春节逛庙会是种典型的民间习俗,有个庙会很特别。它在襄城县。襄城县有座首山,山上有座乾明寺,农历二月十五有个庙会 ,很多老百姓称之为“吃喝会”。

乾明寺的会期正是杨柳吐絮、杏花怒放的时节。人们在这一天带着亲人家眷、朋友同事,登上首山,找一山洼处,以石为桌、席地围坐,拿出随身带来的食品和酒,一改往日斯文,用手撕肉、仰起脖子对着酒瓶喝酒,颇有“不醉不归”的慷慨豪爽。遇上熟人,必定要拉你喝个酣畅淋漓,即使对陌生人,也要敬上两杯酒。人们以酒会龙,以酒菜交流感情。中午时分,首山沟沟洼洼到处是三五成群的酒场和划拳的吆喝声;夕阳西下时,多是“友人相携带醉归”了。

这个会使古老的首山弥漫着淳朴敦厚的民风。一般城里人不大参加乡里的庙会,只有这个会,远远近近的城里人也携家带眷前来。在这里,不管是官严寒是民,不管是乡还是城,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不分你我,席地而坐,你一口我一口,海吃豪饮。

也有人称这个会为“情人节”。以前,由于礼节的拘束,女孩信不能随意出门走动,在这个会上她们却可以在例外 ,借放风筝为名,利用山上的有利条件与情人相会。现在也有姑娘小伙借这个会成就 自己姻缘的。

这个会也是个“风筝会”。农历二月,大地回春,暖风和煦,正是放风筝的最佳时节。很多人赶完庙会后,选择一平缓坡地放风筝,渐成习俗。乾明寺庙会也就有了“首山风筝会”的雅称。

首山风筝会的很强的自发性,庙会期间,人们提着自己扎制的各种式样的风筝来这里放上天空。大的、小的、长的、短的、方的、圆的,色彩缤纷、式样各异的风筝在天空中飘飞着。最多时,首山上空能同时飞舞千余个风筝,观众数万人之多。

首山风筝会带有浓郁的民俗色彩,以自扎的风筝为主,式样多为龙、凤、虎、蝴蝶等,也有取材于民间传说和戏曲故事中的孙悟空、牛郎、织女、嫦娥等人物形象扎制成的风筝。数百成千的风筝,相互比着高、比着奇、比着技巧,在天空飘飞,将人们的希望越带越高。60多岁的张子义老先生就,自小到现在,每到风筝会是他最兴奋的日子,这一天,很多老友可以相聚,可以畅叙旧情。他对风筝情有独钟。在县城东大街张先生的家里,他拿出一个风筝,这是个特制的风筝,一根线串16个风筝,飞睛天时像一条巨龙。

有佛寺道观的地方,就有庙会,庙会是中国民俗文化不可或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山的庙会很有些特别。

 

                                         (原载《大河报》)

 [aa1]李斌城《唐前期道、释、儒三教在朝廷的斗争》转载《佛教与中国文化》一书,宗教文化出版社。第137

 

 [aa2]李斌城《唐前期道、释、儒三教在朝廷的斗争》转载《佛教与中国文化》一书,宗教文化出版社。第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