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堂建筑

 

今日灵山寺的建筑布局,大体为金代创建,经明清两代整修后保留下来。它位于灵山北坡山腰,坐南向北。“紫崖仙洞罗列在前,秦松汉柏荷插在后”。

全寺因山势而建,南高北低,殿堂楼阁都建在由北而南逐渐升高的地形上,为一长方形院落。寺院分东、中、西三部分。东侧是塔林、凤凰泉和圣母祠;西边是别院,亦称观音院、西院;中间是寺院的主体建筑。整个寺址占地一万八千六百六十七点六平方米(二十八亩),寺院占地七千零六十七平方米(十亩六分),建筑面积一千九百八十平方米(二亩九分),各类殿堂僧舍八十八间。寺院建筑属纵轴式,主要殿堂布置在南北中轴线上,每座殿堂前两侧均置厢房,形成以五进五层殿堂为主体的庭院,排列整齐对称。一进为单檐歇山顶的山门,二进为明代硬山顶的五间天王殿,三进是飞檐歇山顶的三间中佛殿,四进是庑殿式的五间大雄宝殿,五进是藏经楼。东西两侧各有祀殿厢房二十二间,有走廊连接,相对而立,甚为壮观。

 

  

 

位于寺院南北中轴线的最北端,坐南面北,阁楼式,下部为一砖筑平台,高四米,面积一百平方米。上建单檐歇山顶式阁楼一座。该山门现知最早的重修年代为清康熙十年(1671)。阁楼内原供祀伽蓝菩萨,今已不存。阁楼几经修葺,一九八0年又重修。平台为青砖垒砌,中辟门洞,为寺院的北大门。门洞两旁各蹲一威武的石雕狮子。洞门上嵌一长方形石质匾额,刻有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题写的“灵山寺”三个大字。平台上面周围竖栏板式栏杆一周,正()面柱子八根,栏板七块;两侧各有柱子四根,栏板四块;背()面柱子六根,栏板五块;平台两侧(东西)各建有石砌二十四级的踏道,踏道外侧各建有石栏杆,柱子和栏板分别四根和四块,另外各有抱鼓石一块。以上柱头均雕石狮,栏板均刻长方形凸起线条,其余为素面。平台上面铺青砖。

平台上的阁楼,面阔三间,进深三间,阁楼墙体为砖砌,素面。正()面明间辟门,装四扇门,两次间无门窗。正面檐柱四根,明间二根外露;柱头皆置斗拱,明间另有两个补间铺作[1],两次间各置一补间铺作。背()面明间开门,安二扇板门,两次间无门窗。明间门额横挂一幅匾,上书“雨时行”三字,上款书“大清光绪三十三年九月谷旦”,下款书“铺湾仝村  敬”。阁楼内竖立四根金柱,为五架梁(即四架椽),屋内顶部砌上明造,无雕饰绘面,四壁白灰素面。

屋顶为灰色筒瓦覆顶,正脊中内置一驮宝瓶的狮子,背上插一万字铁饰;正脊两端安鸱吻,背上插剑;正脊、垂脊、戗脊上皆饰小兽。

[1]铺作:指檐上层叠的斗拱。

 

天王殿

 

位于山门内,因殿内供奉有四天王像而得名。始建于明代,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重修,一九八一年落架大修。该殿为硬山顶式建筑,东西面阔五间,南北进深五架梁(即四架缘),建于高零点二米的直壁台基之上。殿堂北面明间为两扇板门,次间、梢间无门窗;南面明间、次间各安四扇门,梢间各安一个内圆外八角形窗。殿堂正门上悬挂匾额,上书“灵山古刹”,落款为“张剑石书,八二年十一月二十日”。全部墙体皆用青砖垒砌。

殿内屋顶砌上明造,地面铺方砖。殿内原塑像早已无存,一九九一年寺僧又重新金塑了四天王像。如今殿内正中置坛,坛上供奉高为一点七米的弥勒佛[1]塑像。其背后为韦驮天将画像。左(西)侧坛上,前为广目天王,身红色,手中缠绕一龙。后为持国天王,身白色,持琵琶。右()侧坛上,前为多闻天王,身绿色,右手持伞,左手持银鼠。后为增长天王,身青色,持宝剑。四天王即四大金刚,佛教说四天王各护一天下。殿内南面明间门楣上挂一匾,上书“慈航普渡”。殿内北面明间门楣上挂匾,上书“佛光普照”。

屋面灰板瓦封顶。正脊中央置一宝葫芦狮子,狮子下方为一屋宇,半开门,站立一人;两端各持一鸱吻,背上插剑;两侧为垂脊;正脊及垂脊上均饰有走兽。

[1]弥勒:佛教大乘菩萨之一。《弥勒上生经》说他现居兜率天。《弥勒下生经》说再过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他将从兜率天下生此界,在龙华树下继承释迦牟尼成佛。公元五世纪,无著创立大乘瑜伽学派,传说是出于弥勒的讲授。佛寺中常塑胸腹坦露、满面笑容的弥勒形象。

  

殿

 

原名大悲阁,位于天王殿之南,为寺院的主要殿堂之一。殿为飞檐歇山顶式样,属金代建筑。

该殿东西面阔三间,南北进深三间,建于直壁台基上。北面明间两侧各立一根檐柱,安四扇格扇门,两次间分别安一直楞方窗。明间门额上悬挂一匾,横书“普救群生”四字。两侧山墙内各有山柱二根,南面明间安四扇格扇门,两次间各安一直楞方窗。明间门额上挂匾,中间横书“法海津宜”四字。西次间槛墙内嵌装“南无阿弥陀佛”碑一通;东次间槛墙中嵌装“河南宜阳灵山寺游记”碑一通。墙体均系青砖垒砌。柱上皆施额枋,柱头、角柱和额枋上均安铺作。

单檐歇山顶屋面覆以筒瓦。正脊中央置一屋宇状房屋,上有一宝葫芦,再上插一寿字形铁片,两端各饰一吻;屋面前后两坡各有垂脊二条、戗脊二条,脊上均置垂兽,戗兽和走兽。

殿内屋顶砌上明造,系七架梁(即六架椽)。墙壁白灰素面。地面方砖铺地。殿中央筑一高坛,其上造像一铺三尊,皆为一九九二年由缅甸迎来之玉雕像。释迦牟尼佛居中,结跏趺坐[1],高一点五米;左侧为药师佛,结跏趺坐,高一米;右侧为阿弥陀佛,结跏趺坐,高一米,此为“横三世佛”。

[1]结跏趺坐:佛教中修禅者的坐法。即双足交叠而坐,有两种。其一是两足交叉置于左右股上,叫全跏坐,俗称双盘。其二是单以右足压在左股上,或单以左足压在右股上,叫半跏坐,俗称单盘。跏趺坐可以减少妄念,集中思想。

 

殿

 

位于万善桥南,以供奉主尊为大雄(对释迦牟尼的尊称)而得名。现知最早的重修年代为金大定三年(1163),重建于明嘉靖年间  (1522-1566),一九七九年落架大修。建筑形式为我国传统建筑房顶形式之一——庑殿顶式,由四个倾斜的屋面、脊组成,屋角和檐向上翘起,屋面略呈弯曲,房顶四角各悬一风铃。

大雄宝殿东西面阔五间,南北进深三间,建于砖砌的直壁台基上。殿前建有方形月台,月台正面及东西两侧边沿均铺台阶条石,月台上面铺青砖。月台中央置一宝鼎,样式与中佛殿前的宝鼎相同,系同年所铸造。正面明间、两次间均立有檐柱,皆为四扇格扇门,两梢间无门窗。明间门额上悬挂一竖匾,上书“大雄宝殿,洛阳偃师安阳宫诸信士敬献,公元一九九二年二月初四”;左次间门额上挂横匾,中间书写“灵应千秋”四个大字,上款“甘棠、段村等十村善男信女敬献”,下款“公元一九九五年七月十五日谷旦立”;右次间门额匾中间为“佛光 普照”,上款“洛邑东南路西大郊敬”,下款“大清宣统元年二月吉日谷旦”。殿背面仅明间辟门,现封闭。殿墙均用青砖垒砌。殿墙檐柱上皆置阑额、普柏枋和斗拱;斗拱有柱头斗拱、补间斗拱和转角斗拱。

单檐庑殿顶屋面,灰筒瓦覆顶。正脊中央置一狮子驮宝葫芦,两端饰吻,背上插剑,四斜脊垂至屋角,正脊及四斜脊皆饰各种兽形构件。

殿内屋顶为五架梁,金柱四根,砌上明造,素壁面。地面铺砖。殿内明间及两次间筑一佛坛,其上供奉“横三世佛”,端庄慈祥,泥塑工艺精湛。中供释迦牟尼佛,高约五米,左侧为药师佛,右侧为阿弥陀佛。释迦佛前方有二胁侍,乃阿难和迦叶,各高二点二米。以上五尊造像,系明代艺术佳品,几经沧桑,至今完好,是河南省现存较早的泥塑作品,也是全省保存比较完整的塑像群之一,有极为重要的艺术价值。

中佛殿和大雄宝殿,是灵山寺最重要的主体建筑。“飞檐歇山顶”与“庑殿顶”式建筑,均系金代原始结构。虽经历代重修,但飞檐歇山顶、斗拱梁枋[1]等大架件仍为金代遗构原物,即使有少量改换,仍不失为一座具有珍贵价值的金代建筑,是研究八百年前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宝贵实物资料。

[1]斗拱梁坊:斗拱,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的一种支撑构件,处于柱顶、额枋与屋顶之间。梁,架在墙上或柱子上支撑房顶的横木。枋,两柱之间起联系作用的横木,断面一般为矩形。

 

    藏经楼

 

位于大雄宝殿南,寺院南北中轴线最南端,坐南面北。原名千佛殿,今名藏经楼。晚明创建,清道光十一年(1831)重修。现为硬山式两层建筑。

该楼建于较低的直壁台基上,台基边沿铺台阶条石。东西面阔五间,南北进深三间。前坡出檐,用四根檐柱支撑上层楼板。底层明间安四扇方格门,两次间均安方窗一个,两梢间均系砖垒。西次间槛墙上嵌装“重修千佛阁募捐功德碑记”一通;东次间槛墙上嵌装有“都察院□□□……”碑一通。底层楼两梢间各设一木楼梯,向上可登二楼。二层楼前檐有檐柱四根,明间和两次间均安四扇方格门,两梢间均安一方窗,其余墙壁皆为砖筑。灰板瓦覆顶,五脊六兽,正脊中央为一狮,两端安吻,垂脊均安垂兽。屋顶为五架梁,五架椽,砌上明造。下层楼明间及两次间为法堂,系宣讲佛法和集会的场所;西次间为方丈室;东次间为侍者的住所。上层为藏经室,藏有佛籍圣典五百多册。

藏经楼东西两侧各建硬山式二层楼一座,面阔三间,五架梁,前坡出檐,五架椽,北次间各有楼梯一座。西楼下层为本院祖堂,上为寮房;东楼两层均系寮房。藏经楼前筑一东西砖墙使此地自成一院落。

 

 

厢房,也称配殿或祀殿,位于主体建筑的两侧。中佛殿西侧的厢房为“法物流通处”。东侧的厢房为地藏殿,内供祀地藏菩萨及道明法师、闵公长者。以上两殿为五开间硬山式建筑,五架梁,前坡出檐,五架椽,用五根檐柱承托额枋,明间为两扇板门,次间均设格窗。

中佛殿东西墙外的厢房,西为罗汉堂,屋内坛上中央供奉弥勒佛,两侧为十八罗汉,系一九九五年新作;东为观音殿,以供奉观音菩萨而得名,该像为玉雕,系一九九二年由缅甸迎来,以上两殿的开间,建筑形式及风格同地藏殿。西客堂、东斋堂两堂建筑同罗汉堂。

大雄宝殿前月台东西两侧的厢房,西为寮房、东为厨房,均为三开间硬山式建筑,五架梁,前坡出檐,五架椽,用四根檐柱支撑额枋,灰板瓦覆顶,五脊六兽。大雄宝殿山墙两侧各有一硬山式厢房,西曰禅堂,即僧人坐禅、休息之处;东曰伽蓝殿,内供关公像,两侧侍立关平和周仓。其样式和风格同上两厢房。

 

西

 

西院,即别院,也称禅院、观音院,由天王殿西侧圆门可通此院。院前部()为菜园,中有两座和尚墓塔。由菜园往南穿一大门即进入观音院。正房即三圣殿,坐南向北,为硬山式建筑,面阔三间,五架梁,前坡出檐,五架椽,灰板瓦盖顶,五脊六兽。殿内供奉西方三圣木雕像,系近年信士敬作。此院西侧建硬山式厦房九间,坐西朝东,均为五架梁,前坡出檐,均有檐柱,灰瓦覆顶。此院为本寺尼众住处。

 

 

圣母祠,又名老母洞,位于寺院东南角,凤凰泉南边,有面北窑洞三孔,两旁各有厢房三间。

 

灵山寺是河南省豫西地区保存至今最完整的金代古建筑之一。这座古建筑群体,因势建立,错落有致,布局协调,主次分明,灰墙绿瓦,掩映于满山翠柏之中。堪称名山古刹,中州胜迹,它是全县佛事活动、佛教文化的中心,也是理想的旅游观光胜地。

 

 

位于中佛殿和大雄宝殿之间南北中轴线上。桥南北跨于东西呈长方形的水池上,桥南、北踏道均为五级青砖砌成,桥平面、桥两侧为栏板式栏杆,栏杆呈弧线。东西两侧各为六根柱子、五块栏板、二块抱鼓石,两端柱头刻石狮,中间四柱头呈圆柱状,上刻二龙戏珠及流云纹,每两柱间上为寻杖,下置地袱,中为栏板。左侧中央栏板刻“法轮”,其余四块刻“佛光普照”四个大字;右侧中央栏板亦刻“法轮”,其余四块刻“法轮常转”四个大字。桥两侧各有一长方形水池,两水池除万善桥两边栏杆外,其余三面均置栏板式栏杆围绕,每水池由七根石柱、八块栏板围绕,柱头雕刻与桥柱头相同,栏板雕刻二龙戏牡丹、莲花图案。二水池由桥下贯通。

 

七级四面石塔

 

位于万善桥之北,高约七米,方广零点七米,由九块构件组成。第一块为塔基;第二块为四面状,每面刻一龛,龛内造四罗汉像;第三块为圆盘;第四块呈四面状,南北两面各刻一龛,龛内为一佛二菩萨像,其余两面刻塔铭;第五块凿作四坡状屋面形;第六块为四方柱,每面刻一佛;第七块为圆盘形;第八块为四面方柱,每面刻一佛龛;第九块为塔顶,四面状,每面刻为三角形。计全塔共刻有佛菩萨、罗汉像三十尊,佛雕清晰,形象逼真,塔的中腰镶嵌有二块石碑。东边一块刻的是始建年代:“明成化十七年”(1481)字样。其石刻工艺精湛,类似洛阳龙门造像。有人据此认为塔上佛菩萨雕刻为六朝[1]造像。据《七级浮屠石塔记》一文记载,此塔确是明代所建。文末署写的建塔时间是“成化十七年(1481)孟夏月[2]如来降生之次日(即农历四月初九日)。文中所列名单有功德主于福山等四人,施主有乔新等数十人。最后署名有宜阳县知事顾达,训导曹纯、典史刘瑄,与旧县志所载基本一致。文中还有如下偈语[3]:

不此生龟强脱筒,七级塔建梵王宫[4]。

巧当殿外孤峰秀,实立山心一柱雄。

怪在妆成金色像,大锥镌破大虚空。

凭谁捉住于居士[5],胁下还拳问祖风。

[1]六朝:历史时期名。指我国历史上三国的吴,东晋,南朝的宋、齐、粱、陈,都以建康(吴名建业,今江苏南京)为都城,合称六朝。

[2]孟夏月:农历四月。

[3]偈语:(1)佛经中的唱词或和尚唱的词句。(2)佛家作诗亦可称偈。

[4]梵王宫:这里指灵山寺。

[5]于居士:指于福山(山东福山人),建造此塔主要负责人之一。

 

 

  位于寺东南山坡上,遗存有十七座明、清两代的和尚砖石墓塔,立于芳草翠柏之中,排列井然有序。塔体大致有平面方形柱体和六角形柱体两种。为二层至三层叠涩出檐,塔顶多饰宝珠。高二点五至五米不等,雕线优美,刻工精细。塔身中层嵌有塔文碑石,记载塔主的生平业绩。这十七座塔都建在灵山寺历代名僧长眠之处。如清雍正年间的中也性慈和尚及雪航明闻和尚之寿塔,乾隆年间的昆月、朗耀、心蕊、电然诸禅师寿塔,嘉庆年间的月繁、瑞林大师之塔,道光年间的兴如、晓章禅师之塔,咸丰年间的宣化禅师塔,以及同治十二年(1873)七月立的文兴儒公禅师寿塔等。这一塔群,是我国现存的八处塔群之一。沿塔群小路攀登,崎岖回环,可直达翠柏如云的灵山之巅。

此外,寺西侧观音院北部有和尚墓塔二座。北边的一座墓塔由塔基、塔身和塔顶三部分组成。三部分均为六面,其中塔顶有三面,每面分别刻“南无阿弥陀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边的一座墓塔,塔基上刻“宜阳僧官彻峰塔记”,后有“岁次辛卯八月吉日修”字样。

一九九七年春,在原塔群北端分别为心空大师和良卿大师建造寿塔。至此,全寺内外共有和尚塔二十二座。

附表略

 

碑碣石刻

 

灵山寺内如今还保存有明代以来的碑碣石刻五十七块,其中有明代的八块。现存最早的碑石是明代宗景泰六年(1455)重修报忠寺碑》,距今已有五百四十三年。这些碑石所载内容,大都是因果不昧[1],万善同归,流芳百代等。主要记载一些重修殿堂等工程的缘由和始末,并详细开列功德主、施主及善男信女的姓名和立石、撰文者的职务、姓名等。

天王殿前檐东端竖有一碑,正中竖写“灵山寺”三个大宇,上款书“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元月建”,碑阴书写功德主姓名。据寺僧介绍,此碑上的字为季子卿书写。

中佛殿西次间槛墙内嵌“南无阿弥陀佛”碑,下款书“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岁次丙子冬月谷旦”;东次间槛墙中嵌“河南宜阳灵山寺游记”碑,下款书“中华民国二十五年岁次丙子建子月阿弥陀佛圣诞日谷旦”。中佛殿两侧竖有三通碑,即“灵山报忠寺金塑地藏准提记”(乾隆五十五年立),碑阳风化。“灵山寺修葺纪今碑”此为一内容两块碑(1993年立)。东侧有两块碑,依次为“大悲阁金妆神像”碑,碑阴无字(道光十八年立),“金妆灵山寺大悲阁观音木像全身碑记”。

四面石塔西侧有“灵山寺重修中佛殿碑”(康熙五十四年立),东侧有“重修大雄殿法像石汜”,碑阴无字(道光七年立)

万善桥后有八通碑。自西至东依次为:“创建千佛殿记”、“重修碑记”(顺治七年立)、“重修灵山报忠寺大殿记”(道光二十三年立)、“重修报忠寺碑”(景泰六年立)、“金妆大殿佛像碑”(碑文风化)、“灵山古报忠寺碑”(嘉庆元年立),另有两通,风化严重,字迹不清。

大雄殿前檐下有五通碑,自西而东为“青天汪太老爷断明本山香火地亩栽界存案碑记”(乾隆二十四年立),“宜阳县贴准灵山寺复归十带管籍碑记”(嘉靖四十五年立)、“报忠寺重修妆贴圣像碑记”(万历十年立),“河南府新宜二县各里人士碑”(康熙二十六年立)、“重修灵山寺碑”(嘉庆十四年立)

    大雄宝殿后墙,即藏经楼前的砖壁上,镶嵌有历代名人游客题咏的诗文碑石二十七幅,真草隶篆,各具风韵,颇受游人青睐。对研究我国古代书法艺术有一定的价值。其中明代河南府(今洛阳)府尹叶秉敬撰文并书丹的行草八幅灵山酌水赋》,更是别具一格,此草书威武有力,已经被中国书协作为著名草书收集。还有明代兵部尚书王邦瑞、民国初年北洋军阀政府总统徐世昌的诗文碑刻及民国二十五年释性彻所写的灵山寺游记》中的八景诗,皆为文人墨客所乐道,为书法诗词爱好者提供了宝贵的临摹和学习资料。

    [1]因果不昧:依据未作不起、已作不失的理论,事物有什么前因,就必然有什么结果。昧,昏,糊涂。

    附表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