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事活动

 

灵山寺僧众,属于我国佛教宗派中禅宗五家之一的临济宗[1]。灵山寺在自建寺以来约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沧桑多变,几经兴废,但佛事活动一直延续至今。僧人常住,香火不断,远近游客和僧众,纷至沓来,络绎不绝。

寺内重大的佛事活动是开坛传戒[2]。据有关资料记载,灵山寺登坛传法“创始于憨休老祖,接踵于海晏老祖。”嗣后相继有明闻、朗耀、朗然、守月诸禅师接法传法,佛寺兴隆。清康熙至乾隆年间,佛事活动非常活跃,影响甚广。其间灵山寺海山大师化募雕刻木版印刷藏经是一项历史性的功绩。这也是佛事活动鼎盛的一个标志。可惜因年长日久,世事变迁,所印佛经已荡然无存,仅剩部分经版。二百多年之后,于民国初年,灵山寺方丈和尚释心空,在寺内开坛传戒二次,并立石镌文,以记其事。寺内僧众济济,盛极一时。

灵山寺的正常佛事活动是忙耕闲读。读,即读经书,上殿念经。

现在,灵山在住持僧绍梵法师的主持下,寺容寺貌焕然一新,寺务活动井然有序。寺内僧众每日两堂功课,按时上殿诵经、坐禅,常年坚持不懈。遇到佛寺盛会(如二月会)和重大佛教纪念节日,增加“念佛七”。四众弟子也都纷纷来到寺内进香拜佛。一九九七年六月三十日举行和平祈祷法会,有僧众、居士四百余人参加。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到十五,为灵山寺的传统古刹庙会。期间,游人及香客熙熙攘攘,漫山遍野。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盛会除一些善男信女烧香拜佛外,主要是进行广泛的商品交易。宜阳及邻近各县的群众,纷纷前往游赏观光,进行物资交流。政府交通部门也安排车辆,为游人服务。每年庙会期间,一般游客达七八万人次之多。

注:

[1]临济宗,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属南宗的南岳一系。唐义玄(?-867)所创。因他住镇州(今河北正定)沱河畔的临济院,故名。主张以三玄(三种原则)、三要(三种要点)、四宾主(四种问答)、四料简(四种简别)、四照用(四种方法)等传教方法接引学人。其禅风痛快竣烈,以“棒喝”著称。传至北宋楚圆(986-1039)门下,又分为杨歧、黄龙二派。公元十二、十三世纪之间,由日本僧人荣西、辨圆(1202-1280)等相继传入日本,今仍流行。灵山寺僧众在民国以前是临济宗。

[2]传戒,指寺院里召集初出家的人授戒,使之成为正式的比丘、比丘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