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你的形象

 

“海水不可斗量,人不可貌相”,既然有人提出警告,就说明以貌取人现象的存在,既然这句警告已成为俗语为世人所共知,说明这种现象还相当普遍,有时侯,相貌对人生的影响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大。

在《三国演义》第三十五回,刘备遇见司马徽,司马徽告诉他“卧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第一次把庞统和诸葛亮并列,这是就才能而论。然二人“形象”却差别很大,诸葛亮“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 ,飘飘然有神仙之概”,而庞统“浓眉掀鼻,黑面短髯 ,形容古怪”,诸葛亮一次被刘备录用了,后成就一番大业,名垂青史,庞统则历尽坎坷,以悲剧结束了他短暂的一生。

庞统一生至少做了两件大事,充分表现了他的才能,但都未得到相应的回报。第一件:献连环计。曹操统八十三万大军,欲吞东吴,连东吴第一谋士张昭也失去抵抗的信心,主张投降,周瑜虽主张抵抗,但东吴只有五六万兵士,抵抗曹军,谈何容易,简直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了。与曹军硬拼,根本不可能取胜,周瑜、诸葛亮、庞统三人都想到只有用火攻。在最初的时候,周瑜、诸葛亮都没有想到一个致命的问题,倒是庞统对鲁肃进言“欲破曹兵,须用火攻,但大江面上,一船着火,余船四散,火攻未必成功”,周瑜一下子没了主意,“沉吟未决”,江南八十三州再次陷于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此时庞统亲赴敌军最高统帅部,给曹操献连环计,说服曹操把战船锁在一块,东吴火攻,不能四散。设身处地,庞统此去,有多少胜算?敌军最高统帅是谁?是足智多谋的曹操,此去曹营,可以说九死一生,但庞统凭其大智大勇,去了,而且成功了。终于,赤壁之战,吴军胜了,但庞统得到了什么?周瑜把他给忘了!鲁肃又将庞统荐之孙权。孙权在三国中最会用人,但见庞统相貌古怪,“心中不喜”。甚至公然抹煞庞统献连环计之功,“此时曹操自欲钉船,未必此人之功,吾誓不用”。可怜庞统九死一生为吴国立下大功,吴侯竟是这样的评价。

庞统只得投靠刘备,刘备在三国中是很尊重人才的,也是很宽容人的,但刘备“见其貌陋,心中亦不悦”,若说庞统在孙权面前还没表示谦逊,增加了孙权反感的话,这次庞统对刘备谦逊多了,“闻皇叔招贤纳士,特来相投”,这话既抬举了刘备,又表示了臣服,姿态低多了。但刘备只打发他到来阳当一名小县令 。后经诸葛亮当面推荐,庞统才当了副军师,如果说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了向西川发展,谋取独立建国,造成三国鼎立局势这一设想的话,那么是庞统具体实施了这一战略设想,为建立蜀国奠定了基础。《三国演义》第六十回,就是“张永年反难杨修,庞士元议取西蜀”,诸葛亮留守荆州,庞统和刘备到西川筹建蜀国。在西川,刘备醉酒,再次表现出对庞统的蔑视和不耐烦,可怜庞统只能装聋作哑。西川尚未夺取,庞统不幸战死,时年仅仅三十六岁。诸葛亮顶替庞统入川,关羽留守荆州,那是后话。

庞统献连环计,对吴国立下大功,《三国演义》这样评价,“赤壁鏖兵用火攻,运筹决策尽皆同。若非庞统连环计,公瑾安能成大功。”庞统取西川,为蜀国奠定基础。吴蜀二国得庞统之力大矣!但庞统个人貌陋,历尽坎坷,实在令人叹息。

无独有偶。还是第六十回,张永年博闻强记,过目不忘,把以聪明著称的杨修给折服了,但此人相貌更陋,不见重用于曹操。

 在现实生活中,个人形象起作用很大,有些招聘、招生专门规定面试,如师范招生,有些行业即使没有明确个人形象方面的规定,其实这一因素也照样起作用。

我们知道同是新毕业大学生甚至是同一个班学生,实际水平相差可能很大,一个可以做另一个的老师,但在招聘会上,十分八分钟面试,怎能表现出来?这个时候,形象比水平重要。诸葛亮被聘用,庞统落聘。其实,一些才能不及庞统的人不是也被顺利聘用,待为上宾吗?谁被提拔?谁被重用?谁亮眼,谁被领导注意上,谁让领导赏心悦目谁就有可能被重用。有人说,你这样说太偏激,“看政绩用干部”还是基本原则,但什么是政绩?谁有政绩?领导喜欢你,你才有政绩,你才出色,然后堂而皇之按“看政绩用干部”原则提拔你。这一心理现象,在谈恋爱时表现得最明显,喜欢上一个人,就忽视了他的缺点,扩大他的优点,别人认为是一般人而已,她却认为百里挑一。形象丑陋,领导不喜欢你,你做点成绩,领导会说别人也做得来,别人可能做得更好,瞎猫碰见死老鼠。孙权说曹操本来就要锁战船,庞统九死一生献连环计,他一句话就什么也不是了,但他是吴侯,说了算数。

所以,在社会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形象,道家讲个“道貌岸然”,佛家讲个“法相庄严”,我们俗人更是该穿戴要穿戴,该美容要美容,该打扮要打扮。在社会场合要西装革履,气宇轩昂,风度翩翩,既是对他人的尊重,也利于自己发展。

 

大丈夫胸怀

 

 曹操,是他那一历史时期杰出人物,他的成功有各种主客观因素,其中就个人心理品质而言,他具有大丈夫胸怀。

曹操为国家统一,扫平东吴,“率雄兵百万,上将千员”,欲与孙权“会猎于江夏”,这是何等气势。当时东吴不过五六万军队。可以说组织这一战役,曹操觉得胜券在握。大战前夕,还有潇洒一幕:宴长江曹操赋诗。写出了在文学史中不可磨灭的著名诗篇,“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无枝可依。山不厌高,水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真有好心情!但当赤壁开战,曹操八十三万大军陷于火海,“但见三江面上,火逐风飞,一派通红,漫天彻底”,苏东坡在《念奴娇·大江东去》中说曹军“灰飞烟灭”。战争是何等的惨烈!当曹操逃到乌林地面,但见树木丛杂,山川险峻,仰天大笑:若敌人在此埋伏一军,我如之奈何?不料此地真有赵云埋伏。后侥幸逃脱。逃到葫芦口,曹观地形,又大笑,说此地若设伏兵,我们必遭重创,确又引来了张飞。再次侥幸逃脱。曹操仅带三百来人,逃到华容道。又大笑。曹操设想。若在此设一旅之师恰可断自己生路。果不其然,关羽在此截住去路。

战争这样结束,是曹操没有料到的,他对赤壁兵败,遭到毁灭性打击,没有心理准备。但他竟还有心思把战争当艺术一样研究,此地设伏,如何如何,而且是站在敌人立场上作此假设。这是何胸怀,何等心理素质?若换为他人,有几个能笑得出来?让装笑也装不出来。

有人就不是这样,遭遇重大打击,心里乱了,不说站到敌人方面研究战争艺术,甚至失去了思考能力,心中一片空白,根本就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根本放弃了对命运的把握,这里我说的是关羽。

关羽虽为名将,但与曹操还不能相比,闻知失了荆州,他完全失去思考能力,在路上没有“三笑”而是三次听从手下部将安排:末将赵累建议一面差人去成都求救,一面引兵取荆州,“关羽依言”;后赵累又建议写信责问吕蒙背约,看吕蒙如何处理,又一个“关公从其言”;再往后,关平说:“军心乱矣,必得城池暂屯,以待援兵。麦城虽小,足可屯扎”,又来了一个“关公从之”。身为主帅,竟是这样,怎能指挥若定,稳定军心,化险为夷?只能一步步走向灭亡了。

在二战初期,苏联未做防止德军进攻的准备,德军开始突袭的最初一星期,斯大林就失去了思考能力,几乎无法工作,对别人说,列宁所缔造的一切我们将永远失去了。他没给前方将领下过一个具体完整的命令,他的军队不知道该怎么办,导致一星期内大片国土沦陷。只是到后来,他才振作起来,开始组织卫国战争。苏联毕竟是大国,只要开始抵抗,希特勒就不是那么容易得手的。这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只是近几年人们才稍有了解。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一定象曹操、关羽、斯大林,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但世事艰辛,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我们会经常面临人生挫折。如疾病、失恋、落榜、失业、工作失误、失去亲人等等。如果我们极度恐惧,张慌失措,必将迅速剥夺我们生活和生存的能力,使自己败得更惨。正确的态度是从容应对,保证心理不垮,如把消极因素推诿到自身之外,失恋了怪对方有眼无珠;失业了怪老板不公平、不识人,水平低;工作失误了怪客观条件或他人。虽然这于该事无补,但可以保住我们脆弱的心理,只要心理不垮,思考能力健全,就可能另谋机会,重新崛起。又如,可以找榜样,苏东坡还曾遭贬,几乎被杀呢!曹操还有赤壁兵败呢!拿破仑还失恋呢!金大中多次败选,七十多岁才当选韩国总统嘛!有些宗教还专门提供了一些历尽磨难而不屈的榜样,我们还可以自己给自己以鼓励:人生的路很长,谁也难免挫折,迅速走出心理阴影,热情地生活,热情的工作,相信人生不仅有今天的挫折,还会有明天的辉煌。            (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