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以为咱真比人家高明

 

当周瑜为赤壁会战所设的离间计、连环计、苦肉计均已得手,马上就要火烧赤壁时,程昱晋见曹操,指出:“船皆连锁,固是平稳;但彼若用火攻,难以回避,不可不防”,这可以说是切中要害。荀攸也附议,以为“仲德之言甚是”。曹操却讲了一番气象学知识:“凡用火攻,必借风力,方今隆冬之际,但有西北风,安有东南风耶?吾兵于西北之上,彼兵在南岸,彼若用火,是烧自家之兵也,吾何惧哉?若是十月小春之时,吾早已提备矣。”诸将皆拜伏曰“丞相高见,众人不及。”

当刘备率七十五万大军欲踏平东吴,吴将陆逊按兵不动,时值盛夏,蜀军屯于赤火之中,欲移营山林茂盛之处。这正中陆逊下怀。马良晋见刘备,指出至少有一条,我军若动,吴兵骤至如之奈何?刘备胸有成竹“吴班将军和我先已埋伏。吴兵若来,吴班将军诈败诱敌,我则断了陆逊归路,正好生擒这小子”,众人皆说:“陛下神机妙算,诸臣不及也。”

赤壁之战,高明得“众人不及”的曹操损失了八十万人马;崤亭之战,高明得“诸臣不及”的刘备损失了七十万人马。这不是莫大的讽刺吗?

一个人当了官,综合素质一定不会低,但是官阶高低不是一个人高明程度的公平尺度。上级不一定比下级高明。李占成先生在他的《领导与部属杂谈》一书中几次讲到,你的部下不一定比你的素质低,只是你得了这个机会,人家没有得到这个机会而已。想来这也是真知灼见。一个当官人,连下棋也不会输,退休了才发现,许多部下的棋艺不低;一个人在官位上,显得很幽默,会讲笑话,常能说得大家发笑,其实那是人家尊重你而已,你讲的笑话人家已经听过几遍了,并不好笑。说到这里,使人想起作家刘学林的《品茶》有深刻、令人信服的描写。县委宣传部长去杭州出差,捎回一袋“龙井”名茶,约了县文化局长、文化馆长去品尝,文化局长“他把茶杯慢慢送到唇边,微微闭上眼睛,鼻子轻轻的吸气,徐徐呷上了小半口,让茶在嘴中停留半分钟左右,细细的下咽,仍然闭着眼,呈半睡眠状态……,身子猛地向前一倾,霍地睁开眼睛,此时他目光炯炯,精神倍增,与刚才判若两人,好象恋人第一次约会归来,青年作者第一次发表作品,牌桌上的赌徒连和三把满贯一样……,‘高级绿茶,杯子未到唇边,清香先浸肺腑,及至啜入口中,清香皆下肠胃,咽入喉下,顷刻间荡气回肠,满腹皆香,然后香味慢慢回升,即所谓余香满口,隔日犹存’”满座皆惊,妙语连珠。及至出了部长家门,别人问他这茶真这么好吗?文化局长才说:“从一开始我就知道这是冒牌货,狮峰雨前是难得的珍品,那有这样包装的,况且市面上根本买不来,何况地摊。

“我说穿了,让部长面子往哪搁”。

有时候领导的讲话很重要,但多数时候是应景之作,是公文,是仪式化的,别人说请领导作“重要讲话”,其实只是你的地位“重要”,至于这篇讲话,自己也不认为怎么重要。

可是时间长了,有些领导飘飘然了,真以为自己高明,别人不如自己,甚至有些人开始智力退化,竟以为“舍我其谁”,这是一个特征性症侯,当自己感到别人做不下来,自己离开这个位置,别人会把局面搞糟的时候,就应提醒一下自己,智力退化了,自己真的愚蠢了。约三十年前,华君在位时,被标榜为“英明XX”,几年时间垮下来了,成为一颗迅速消失的流星,不值得为其命名了(小行星还值得命名)。许多人公开讲:“他不胜任所担任的职务”,当时说你英明是尊重你,希望你英明,其实你不一定英明。

 

       “司马取印”的处世技巧

 

有人在芸芸众生中窥见了人性的弱点,其中一个表现是,一个人自己遇到了消极的生活事件后,容不得别人积极的生活事件,别人遇到更惨的生活事件,自己才能得到心灵安慰。

如有人遇车祸丢了一只手,另几个人不治身亡,才觉得自己幸运;自己庄稼遭冰雹损失了一半,心情难过,又听说更多人家颗粒没收,才得到宽慰;自己在公司犯错误被降薪,另几个人被开除了,自己考上了普通本科院校,但自己所在的这个班没考上一个重点大学,都是专科,自己也就释然。别人更不幸是自己的心灵安慰剂。这是多么有害的人性弱点!人类集千万年智慧,创立了宗教,在宗教中,高尚者,令人崇拜者,智慧者,竟遭遇了比一般人更多的苦难折磨,他们的高尚,和他们受到的折磨,令人刻骨铭心,储存在人们的心灵中,什么时候自己有了不幸,可以马上和高尚的不幸者比较:耶酥一生苦难,逃难时生在马槽里,后来被人钉死在十字架上,惨不忍睹;济公潦倒得“鞋儿破,帽儿破,身上的袈裟破,你笑我,他笑我,一把扇儿破”;现在的印度教徒,作为世之师范,没苦难去找苦难,乞讨为生,甚至赤身裸体,用树梢把自己打得鲜血淋漓。宗教这时就成了人间的心灵安慰剂,它不仅是无害而且是高尚的。

自己把事情办砸了,在某一位置上坐不住了,下台了,按照人性的弱点,不愿看到比自己更有才干的人继任,继任者把事情办得更好,会把自己比较得更无能,这种想法在潜意识中是存在的,有时竟然会表现出来。

曹真是曹家亲信,当了大都督去抵抗诸葛亮,但处处被动。司马懿在千里之外,却对战局了若指掌,几次托人交代,怎样对付诸葛亮,还不让曹真知道是他司马懿的主意。但最后也都被曹真知道了。曹真在战场上损兵折将,按照深层心理学,曹真这时应时而病,病得在前线呆不下去了,回到大本营治疗。别人都推荐司马懿,魏帝要去曹真府上取回都督大印,交于司马懿。但如此一来,曹真任凭不表现出来,潜意识中对司马懿的赞赏也会变为嫉妒,进而变为怀恨。大将不和,国之不幸,况且司马懿清楚,自己不是曹家亲信,已两次“下野”,现在魏家亲信顶不住诸葛亮了,才起用自己,而曹真既是亲信,又位高权重,惹他怀恨,自己的麻烦就来了,所以让皇帝取印交给自己,无论如何是埋下了祸端。但司马懿有智慧,自己化解了祸端。他亲自去曹真府上探病,顺便说,前线战事更加紧急了,国家已处于危急之中,我们真希望你快点痊愈,统率我军抵抗诸葛亮,曹真毕竟是曹家亲信,国家危急不是他愿看到的,他主动推荐司马懿,“我要去向皇上保荐你”,这应该是真实的想法。司马懿一番谦虚,“皇上他们倒说了,但我才疏学浅不敢去”,曹真将帅印再三让给司马懿。这使曹真保住了面子,“哼,我有病了,才让诸葛亮猖狂了几天,我保荐司马懿,亲自将帅印交给他,去把诸葛亮击退了”,从国事上显得识大体,顾大局,从私人关系上,他还是司马懿的伯乐、恩公呢。司马懿战绩越辉煌,自己越有面子,正象学生成就高,老师有面子一样。

智慧呀,司马懿!把局势弄得彻底翻了一个样。

“司马取印”在人际交往中,太值得去咀嚼品味了。

中美中欧贸易摩擦,与其不见面相互制裁,不如去找他,或邀他来,坐下来说说;朝核问题,两下暗中较劲,不如回到中国倡导的六方会谈上来。美国炸了中国驻南使馆,虽然赔了钱,但一时很难在正经事上交往。正经事不好交往就在小事上,中国女足赢了球,美国总统赶紧打电话给中国主席祝贺,这表明不准备将事态再扩大,不较劲了,“你消消气,我有善意了”。与邻里、与同事有了磕拌,暗箭中伤,冤冤相报,对谁也没有好处,不如借机缓和,他有喜去贺喜,有丧去吊丧,有意见当面说说,“那事是不是让你心中不得劲?”能补救马上补救,不能补救要说出欠人家一份人情。他还望着以后补救呢!不见人家面,对第三人说说,那成了“背后……”,后果更严重,直面批评对方接受不了,怕弄巧成拙,引发更大冲突,就当面说出自己的委屈与难过,对方从道义上就会觉得有愧,“他那么难过,伤害他已经不轻了”,使对方态度软化下来。

如此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