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人夜行提灯笼

 

曾训骐

 

有一位盲人,夜行的时候,手里总是举着一个的灯笼,别人问他:“你根本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个灯笼?”盲人说:“我提着灯笼,是为了自己的安全, 也是为了他人安全。一是要让行路人能够看到我,不会撞倒我;二是我提着灯笼的灯光也可以为其他行路人照亮。这样既帮助了别人,也可保护自己的安全,实际上也等于帮助了自己。”

这则故事却给我们很多启示:

一是要重视安全。这个安全包括自身的安全,也包括他人的安全。为什么我国的公交运输、采矿企业(特别是煤矿)事故频发?其根由就是不重视安全,不重视安全生产。有的是主动违章,比如公交超载,矿山违背生产操作规程;有的是违法、甚至犯罪,比如交通肇事中的二次碾压、煤矿的雇用童工。

二是要提高认识。有的单位的领导和个别职工的自我安全防护意识不强,对一些安全细节也不重视,认为只要自己不违章,至于其他的安全隐患与自己没有多大的关系。这种认识极为错误。任何工厂、企业、部门,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任何一个岗位失责,都有可能引发事故。比如,烟花爆竹、煤炭生产等企业,一个烟头、一根火柴,都可能引发安全事故。事故不发生倒你好我好大家都好,一旦事故发生,就会造成千家万户痛失亲人的惨剧。因此,严格标准作业,制止违章蛮干,这样,既保护了自己的人身安全,也保护了他人的人身安全。

三是要关爱别人。现代社会提倡个性自由,发掘各人的潜能。但其前提是不能损害别人的利益。笔者认为,这还不够,还要主动地关爱他人。在全国旅游城市的评比中,为什么苏州、青岛、成都等排列在前?为什么有的城市资源虽好,却不受旅游者的青睐?这和一个城市有无良好的市民意识、公德意识有密切的关系。大到住店,小到问路,优秀的旅游城市总给人以亲切之感;糟糕的旅游城市总让人处处烦心。谚语云:“与人方便,自己方便。”一个生命就是一个鲜活的个体,全社会就是由这样的个体组成的。既关心自身,更关爱他人,新的社会风气就会很快形成,一个和谐的社会就会很快构建起来。

盲人提灯笼,故事虽短,但寓意深刻,发人深省。一个盲人,夜里高举灯笼,除了自身安全的考虑,我想,更多的是为他人考虑。如果缺乏了爱心,盲人手里的灯笼,肯定是举不了几天的。帮助了别人,实际上也等于帮助了自己。盲人都能有此认识,那么我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