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心净师往来书

 

老刚: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看你编辑的杂志,从以前的《甘露》到现在的《灵山海会》,看得不少。虽然《灵山海会》的印刷确实是差,但我理解,毕竟灵山寺是个小庙。

    我通过你编的杂志学到了不少佛教知识,谢谢。

  但我实在不明白,你到底怎么了,《大灵山:灵山佛学论文选·第三卷》上竟然登出了许赛英的《大乘佛教有没有正统》,以你的水平,应该能够鉴定出这篇文章有毛病的。虽然说《大灵山》是论文集,有别于《灵山海会》,不是面对一般信众的,可这也太明显了。

         心净

             5/8

 

心净师:

    你能看我编的书,我很高兴╠╠小伙子真是出息了,在我的印象中你是从来不读书的。《大灵山》还没有印出来,你是在《灵山海会》网页上读的吧。

    你这家伙,信,看清了再写也不迟,有火也等看完再发才好:《大乘佛教有没有正统》是在《灵山海会》、《大灵山》上同时刊出的!“牢骚太盛防肠断,风物长宜放眼量”。且听我慢慢道来--

    我之所以选用许赛英的这篇《大乘佛教有没有正统》,是因为它是针对胡晓光的文章而写的,他们的观点明显不同,但这不仅仅是两个人的问题,而是佛教内部普遍存在的现象。世尊创立了佛教,但他只是提供了一个理论宝藏、思想源泉而已,“现实世界”是在不断地演化着的,该怎样把佛教理念在现实生活中体现出来呢?世尊在这儿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因此,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背景之下,站在各自的角度,对佛教有不同的领悟,这样就产生了派别,出现了异彩纷呈的局面。今天,对佛教也该有符合我们这个时代的新诠释,使佛教理念在这个时代中体现出来,这是我们的历史使命。

    作为编辑,我们很高兴能够提供《灵山海会》、《大灵山》这样一个平台,我们希望它们能够成为大家相互交流、相互促进的天地,成为繁荣佛教事业的土壤。我很喜欢有自己独特想法的文章,只要不出圈儿,各种新思路、新观点,都可以来上边儿“撒野”。观点不同不要紧,这样更能促使大家往细微处思维,只有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环境里,才能体现出佛理的博大精深。同时,在争鸣中才能看清错误理念的原因何在。

    当然,选用许赛英的这篇文章,并不是因为它完美,比如:……实际上,道安他们编列“伪经”目录是在以“伪经”为荣……“伪经”挺好……这就是很明显的硬伤,道安法师说,“外国僧法,学皆跪而口受。同师所受,若十、二十转,以授后学。若有一字异者,共相推校,得便摈之,僧法无纵也。经至晋土,其年未远,而喜事者以沙糅金,斌斌如也,而无括正,何以别真伪乎!农者禾草俱存,后稷为之叹息;金匮玉石同缄,卞和为之怀耻。安敢预学次,见泾渭杂流,龙蛇并进,岂不耻之!今列意谓非佛经者如左,以示将来学士共知鄙信焉”(见僧祐法师《出三藏记集·卷五》,大正藏55册页0038中栏)。可见,道安法师是觉得佛经中搀杂伪经是耻辱,绝不是“挺好”。

    写文章,如果除了作者名字,没有新东西,有什么意义呢?把自己的“孩子(文章)”今天涂个花脸,明天涂个红脸,后天涂个兰脸……以及更不象话的是抄袭。某老居士抄袭何云的文章,何云打电话给他,“你老先生怎么能抄我们后辈的文章呢?”老居士竟然说:我看你这篇文章写得好我才抄的,要是差的话让抄我还不抄呢?

    说实在的,没有创意的文章,即使正确,也没什么用,怎能让人欢喜。所以,有时候我宁肯登些“说出的‘文章’”。

    在不出圈儿的前提下,文章只要有新想法、言之有据,我都考虑!但《灵山海会》、《大灵山》绝不会“杂草丛生”。

    你对刊物上的文章有不同的想法,写出来共同探讨,别只在那儿说些少盐没醋的话。

           刚晓

                             2006/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