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普陀

 

佛国普陀真是一片净土。

在岛上驻足远眺,海风习习拂面而来,空气中没有腥味,却有一抹淡淡的檀香气息。走在石阶上,低头一看,除了一些小草顽皮而又倔强的挤出石逢之外,实在没有什么尘土。道旁的景名石碑庄重典雅,却又各不相同,朴素无华的青色和精深的刻字似乎透出一种深沉的意味来。偶尔抬头看,古墙上大片大片青黛色的苔痕看去毛茸茸的自然浑成十分惹人喜爱,禁不住想用手掌轻抚一下。手心中似有一种酥透的感觉。逛到一处大寺,放生池里倒映着古木掩映下的寺院倒影随着清波荡漾煞是好看……

岛上安安静静,没有人大声喧哗。天南海北的游人上了岛,走过山门,他们的心灵似乎经过了洗礼。一些看起来粗鲁的大汉此时也文质彬彬的。在佛顶山前的三百六十五级登山石阶上,我恰好遇见一位身着黑单衣的漂亮姑娘,她正三步一跪的朝山,满脸虔诚,一跪一拜,珠汗淋漓。或许她有纷乱的风尘愁绪,但此时看去却是如此恬静。我们并不是到佛国进香的游客,但在大“心”字石上闭目而坐,确也真的象断绝了尘念,飘然如仙。

有意趣的人文景观在岛上好多,都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给人联翩的联想,现随择两处记之。

与落伽山隔海相望的不肯去观音院是一个规模很小的庙院,供奉的佛像也显得陈旧古老。在普陀山这是极为普通的景点,平常的游着并没有什么值得赏玩之处。颇耐人寻味的倒是观音不肯去的故事。相传日本一高僧曾诚心携请这儿的菩萨金身东渡扶桑,观音在海上现千朵铁莲花拒之。这样看来菩萨也不羡慕繁华去处不忍离开故国了。

普济寺是普陀山最大的禅寺,远远望去,殿堂楼阁重重叠叠,仪态万方,不愧是历代的皇家寺院。到过普陀山的人都知道,普济寺的正山门是不开的,已整整紧闭了两百多年。据说是一位大清盛世天子为了一件小事开了金口的结局。后来便只有门前石阶上伤痕累累的盘龙石雕似乎向世人讲述着昔日大门前的车水马龙,巍然而立紧闭的门扇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透着无声的愤怒。大清王朝终已作古,皇帝老儿的金口玉音早音消云散了。然而刻意再开这门似乎也没有必要,倒不如这样给后人留下一个耻辱的纪念,感受一下历史的沉重。寺前身躯残破不堪的元代佛塔,放生池上风化磨损了 的明代长寿桥,廊道边字迹班驳的大清御碑,寺边山坡上还冒出民国大总统住过的小洋楼。所有这些都是时间老人不经意之中安排的,有序的排列成一本无字的书。岁月沧桑,昔朝昔人已逝,只留得日渐消残的故迹……

第三日乘船赴宁波,其时正下绵绵细雨,远望海中的普陀山一半青黛色,一半没入白雾缭绕之中,佛国愈添一抹朦胧,飘渺的佛顶山俨然是虚空中的仙境了。看着看着,不禁在心中叹道:果真是海天佛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