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式可以简化吗

    到五台山的人,无论是烧香拜佛,还是旅游休闲,通常是不登那五座顶如平台(五台山因此得名)的嵯峨山峰的。且不说有三座山峰海拔均在3000米左右,路途崎岖,就是台顶那诡谲难测的气候变化也让你不知该带皮衣、雨伞还是干脆背上四季的行囊。通常人们说去五台山,指的是到五峰环抱的腹地台怀镇。这里寺庙林立,诵经声相闻,在佛教徒心中,这里是文殊菩萨显灵说法的主要场所,历代皇帝朝拜五台山的中心,因此,拜了台怀各寺庙的佛就可以告慰灵魂了。对于旅游者来说,台怀镇的佛教建筑精华和浓郁的香火气息也是足可让他们欢快而归。
    我之所以在游览了台怀镇的十多座风格迥异的寺院之后,还执意要去亲近25公里外的南台锦绣峰,完全是长年养成的“偏向虎山行”的性格使然。五台山的东、北、中、西四台为起伏相连的一道山脊,南台则为另一座山峰。近3000米海拔孤独的独秀山峰像是衬托人的孤独,也赋予这种孤独伟岸和清高。此时通往南台的蜿蜒山路上没有同行者,甚至连鸟声也没有,脚下的石子必须被鞋踢到了才有滚动几米的喧响。
    在这数小时寂寞难捱的旅程中,我才慢慢理解了乾隆皇帝当年的偷懒情绪和当今信徒的“快餐朝拜”方式。在古代,虔诚的信徒凡到五台山朝拜,就必须到一个台顶寺庙朝拜五个不同法号的文殊菩萨,即五方文殊。可是,乾隆帝如何受得了如此的高山跋涉和恶劣难测的气候变幻,于是,他给当时的青云和尚出了道难题:“五年后我再来时,既不登台顶,还要朝拜五方文殊,你看着办吧!”情急和无奈之下,青云和尚终于想出把五方文殊合塑于黛螺顶正殿的办法。如此一来,原本多少日夜兼程才能朝拜到的五方文殊,如今不消一个时辰全烧到香,磕到头了。凡知这一典故的佛教徒无不赞颂乾隆的英明,而真正该受到赞颂的青云和尚却被人忽略了,这印证了一句话:“功劳总是领导的。”黛螺顶虽位于台怀镇中心,却有几百级的台阶需要攀登,汗流浃背之时,青云和尚的后继者们便在只有几级台阶可登的寺院里合塑上五方文殊,这样信徒们随便走走就如同日夜兼程登了五个台顶拜了五方文殊,真是方便之极。以此类推,是否在自家客厅挂上文殊的画像,就可以不必到五台山了呢?
    生命中许多艰难的过程是不能简化的,一简化灵魂就没有了光环,意志就没有了坚韧,情感就没有了色彩。这样被简化的人生连没有信仰的人都唾弃,更何况有宗教信仰的人呢?
    五台山的寺庙分为青庙和黄庙,青庙住的是和尚,黄庙住的是喇嘛。在青藏高原黄教徒的虔诚曾震撼过我的心灵。他们磨破皮肤的跪拜少则绕寺院一周,有的信徒则以自己身躯的长度丈量着路途,从数十里、数百里外的村庄风餐露宿而来。
    南台顶距我越来越近了,我的内心却没有那种接近圣地的颤动,因为我不是佛教徒。南台山坡上起伏着成千上万、成万上亿的小黄花,它们寂寞地开着,没有人观赏,没有人采撷,只是为了响应春天的呼唤,才密密匝匝地灿烂着。此前南台山坡是枯草连天,此后南台山坡也是枯草连天,然而三季的荒凉是不可简化的,一简化春天的灿烂就不可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