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色拉寺

 

特地选了下午3点以后到色拉寺,为了看喇嘛辩经。在寺门口遇到个小喇嘛,我跟他合个影,赶紧问:“带我进去行吗?好省了我的门票钱。”小喇嘛一口答应,我跟着他快步进了寺门。卖票的却不同意,嚷嚷着跑过来让我停住。两人叽咕一阵,小喇嘛无奈向我摇头示歉。

哼!我愤愤然走出门,发了脾气就是不打算买票了。“我不进去了!”我大声喊叫,好让那个卖票的听见,一边却悄悄沿着围墙往色拉寺后山走去。“偌大的寺庙,这么多喇嘛,我就不信这地方没个后门!”嘟囔着沿围墙走,突然想起书上介绍说色拉寺后山可观拉萨全景。“最多,辩经不看,爬后山观景得了!”我自我安慰。

果真有个小门,全不费功夫就进了色拉寺,大概这里是喇嘛们的生活区,有小喇嘛笑嘻嘻忙碌着。“你们在哪里辩经啊?”我问。小喇嘛中文实在差,不懂我说什么。我只好跟着感觉走,去找他们的辩经堂。

走不多远,听见围墙内噼里啪啦好热闹,门口围坐着好多藏民。我赶紧进去看,哈!正是辩经所在,院子里喇嘛们唇枪舌剑,言词激烈,辩得正欢,他们或击掌催促对方尽快回答问题,或拨动佛珠表示借助佛的力量来战胜对方。突然看见合影那个小喇嘛向我举手示意,他和藏民坐在一边观看,我便也走过去,席地而坐,兴致盎然看辩经。

辨经,是一种佛学知识的讨论,也可以说是喇嘛们的一种学习方式。色拉寺的僧人们每天下午3点到5点有一次辨经活动,通过这种富于挑战性的辩论提高自己。看,那边坐个老和尚,估计就是老师一类,等小喇嘛们遇到问题就出面解释一番。

我突然很想来个恶作剧,站起身,笑盈盈,慢吞吞,穿行在喇嘛围成的许多小组之间,绕场一周。小喇嘛们依然起劲地击掌拨佛珠,可我知道我搅了他们的专心,他们中的许多人,正悄悄转动眼珠看着我。出了院门,我忍不住得意洋洋笑:小喇嘛们,修炼还不到家呢!

依然走后山,我回到寺院正门,遇到两位游客正从寺内出来。“现在不需要买票,你可以进去看喇嘛做晚课啦。”敢情他们下午见着我和卖票的较劲了。这真是好消息,我于是开开心心折回色拉寺佛殿看喇嘛晚课念经。从正门进去两旁是石头铺就的小道,小道旁各一排大树,树中间是陷进去的土路。不知道为什么,我感觉陷下去的土路应该是一条河,又不知道为什么,这里的场景让我想起敦煌莫高窟周围的景致。

佛殿外满地散落各色鞋子,喇嘛们大概都光脚做晚课呢。这一回,我收起笑容,很严肃按照顺时针方向绕殿而行。耳边传来喇嘛们喃喃念经声,不经意望见一小喇嘛瞥我一眼,见我看他赶紧又收回眼神,迅速翻过一页经文。我又忍不住笑了,想起友人怎么向我解释“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心思都忙着看老虎呢!

从佛殿出来,我再次折回后山去看拉萨全景。从这里看,色拉寺依山面河,绿树掩映,佛殿、经堂、扎仓(僧院)、僧舍等错落有致,殿宇高耸的金顶在蓝天的映托下奕奕生辉。据说色拉寺的寺名来源说法有二:一是因其建寺时山下的一片茂盛的野玫瑰(藏语“色拉”)而得名;又说该寺始建时天降冰雹(藏语“色拉”)故名。我一心觉得前者有理,想在后山找到那些美丽的“色拉”,可玫瑰不见,狗尾巴草倒不少。

阳光刺眼,我坐在一块大石头上,手撑下颌发呆。太阳镜片里,拉萨城虚幻缥缈,布达拉宫遥遥如在天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