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地藏本愿经》的重点

 

  《地藏本愿经》中,佛菩萨所说的法,都是甚深微妙、难信难解之法。以我们这样小心、钝根、少信的众生,小心眼里是没有办法摄受、包容经里的大法。所以,我只能把我这小心眼,跟此经相应的地方,举出几个学习的重点,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 此经是针对你、我而说

 

忉利天的法会,本是佛陀为母摩耶夫人说法的法会,但是当地藏菩萨摩诃萨出现时,法会的性质就改了--变成针对末世(此时)南阎浮提(此土)众生“应受化业”而说的法会。也就是说,这个法会是针对你、我而说。因此,这部经对我们而言,特别重要。

佛陀、地藏菩萨、诸菩萨以及鬼神领袖们,给此时此土我们这一类的众生,取了一个名字,就是--“刚强难化习恶罪苦众生”。因为他们见到我们﹕(一)“举止动念,无不是罪,无不是业”;(二)“脱获善利,多退初心,若遇恶缘,念念增益”,“纵发善心,须臾即退,若遇恶缘,念念增长”;(三)虽蒙地藏菩萨“头头救拔”,仍“旋出旋入”。

从这三个理由来看,我们都具足了“刚强难化习恶罪苦众生”的资格;因此,我们正是这部经的主要开解、救拔对象,并且是地藏菩萨优先救拔的对象。

 

二、  从知“苦乐法”入门

 

此经开宗明义说﹕因为此时此土众生,是如是刚强难化,不能知“苦乐法”,所以跟三宝结不上缘。

因此,我们跟三宝结缘的次第﹕必须从“苦乐法”开始结缘--归依佛之知见,依佛之知见来知“苦乐法”,就初结佛缘;若能从“苦乐法”知“善恶法”,就深结佛缘;若能从“善恶法”知“真假正邪法”,就更结佛缘。

只是我们这些刚强难化习恶罪苦众生,居然没有办法和佛所说的“苦乐法”相应;因此不能分辨什么是“真苦”?什么是“真乐”?因此也不能分辨什么是“真善”?什么是“真恶”?更不要提分辨“真假正邪”!所以归依不上三宝,永远活在邪迷、颠倒、昏暗、无明、愚蠢中,智能不能开启。这是《地藏本愿经》对我们很重要的提醒。

 

三、 从“知苦乐法”入“苦-集-灭-道四谛法门”

 

由知苦乐法开始知道﹕“怎么自己过去这么苦?现在这么苦?将来还会更苦?怎么一切众生都这么苦?”如是知苦,就接上了“四谛法门”中的“苦谛”。

如果能进一步问﹕“我及一切众生到底怎么召集来这些苦?怎么去造作成就这些苦?又如何在受这些苦?如何和这些苦反应?”如是去找出苦因,就是分辨“善恶法”,对苦有正确的“重新认识”,即由“苦谛”进入“集谛”。

若能知苦、断集,则永灭一切苦因苦果,就是“灭谛”。

如果能再进一步问﹕我及一切众生,有什么办法可以出离一切苦?而且永远不再召集这样的苦?真正有这么美好的事吗?那么,该行什么道才能到达那个美好的境界?原来有“十善业道”及“三乘道”!那么,怎么才能正确行上此道?如是发愿、修道,就进入“道谛”,行上“离苦得乐”之道。

《地藏本愿经》很方便地带我们从知苦乐法入门,认识“四谛法门”,并帮我们用这个认识很快能归依上地藏菩萨摩诃萨,归依上三宝。

 

四、地藏菩萨摩诃萨是“愿力法”的总代表

 

因为我们是刚强难化习恶罪苦众生,对苦乐法都不能善知、善识,根本入不了“四谛法门”,只有长期活在“业力法”的掌控底下。

此经即明白开示地藏菩萨的四个前世,让我们认领到﹕连地藏菩萨都必须以“愿力法”,作为唯一对治“业力法”的办法。只要我们愿意,我们的未来就可以在“愿力法”的牵引、开导下,摆脱业力法的控制,出离业力法的轨道,得真自由、真解脱。

《地藏本愿经》就是在告诉我们﹕一切十方三世诸佛菩萨愿力的总代表就是地藏菩萨摩诃萨;地藏菩萨摩诃萨也代表一切六道众生本愿--都要追求“常、乐、我、净”、都要“趋吉避凶、离苦得乐”。因此一切众生都当归依地藏菩萨的大愿。

 

五、认识无形界

 

此经还告诉我们﹕“无形界”的力量,远远大过“有形界”的力量;有形界众生的命运,完全被无形界所掌控。

“无形界”是什么呢?

凡是我们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看不见、听不到、闻不到、尝不到、触不到、想不到的存在,就是“无形界”。

因此,对于我们这样“小心、钝根、少信”的众生而言,“无形界”包括了一切的佛、菩萨、辟支佛、阿罗汉、鬼神仙魔、下三趣众生、我们没去过的地方、我们没经历过的事;还包括人道众生;甚至包括我们自己。

为什么我们连“人道众生”和“自己”都在无形界?

就看看﹕我们这个无形无相、无嗅无味、不可捉摸的“心”,不是在无形界吗?乃至我们难以见到的“心中三毒”,不也在无形界吗?再看看我们的过去、未来,不都在无形界吗?还有那些芸芸众生,乃至我们身边最亲近的人,我们见得到他们的过去、未来吗?认识他们的“心”吗?不全都在无形界吗?

无形界浩瀚广大,具有极大的威力,是一切动力的来源,完全掌控了我们这些有形界的众生,只是我们不知、不见、不觉罢了。

《地藏本愿经》就是要我们深刻去体会、相应﹕无形界是有力的!而我们自认为有力的有形界,其实是无力的!

 

六、“十善十恶”是从有形界通往无形界的衔接点

 

我们可以感受到“苦”和“乐”,“苦乐法”主要在有形界;但是我们过去所受的苦,一旦被我们覆藏掉后,就被推入了无形界,譬如生了孩子忘了疼。“善恶法”则主要在无形界,特别是我们的心中三毒和所造作的意业,都在无形界。而一切众生造作十恶,就受八苦;远离十恶,即行十善,就能离苦得乐。所以,要从有形界通往无形界,就是从所受的乐果苦果,去思惟观察“十善十恶”,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渠道。

在这个渠道上,《地藏本愿经》提供了诸多方便法门,让我们从有形界进入无形界。

例如,因为我们心量狭劣,无有智能,经常于相住相,只关注有形界的人事物,所以地藏菩萨就随顺我们,利用造像、供养佛菩萨圣像、供养浮图庙塔、做一切佛事、称念佛号等办法,做为方便法门,帮助我们忆想遥拟佛菩萨的种种功德、善业、福报,诚实勇敢惭愧发露所造十恶,带我们出离当下怯弱、恐怖、逼迫、衰恼的境界,如是就扩大提升我们的心量,把我们从有形界接引到无形界。

这部经的重要性,就在帮我们打开“无形界”这扇门。否则,我们跟无形界是不通的。

严格地说,不能讲我们跟无形界“不通”,因为我们和无形界的下层非常地“通”。例如,我们的心态和饿鬼、畜生、地狱是很容易通的,只是我们不能自知、自见、自觉是怎么通的,通常要等我们尝到了刀山油锅的滋味,才知道已经跌进了地狱。

我们经常来到无形界的下层,却不知道通过了什么路程,这是非常危险的事。《地藏本愿经》就是着重在警告我们,那些我们极需要认识,但又还没有认识到的无形界的存在。

 

七、生时死时的劝告

 

因为我们见不到自己经常在通往无形界,特别是在“生时、死时”,所以此经中,地藏菩萨和那些鬼王们,明白地给了我们一些很现实的劝告﹕

他们劝告我们不要放逸其心,不要大事举哀或庆祝,不要祭拜鬼神,也不要得罪鬼神;唯一能作的事,就是舍一切宝爱之物和钱财,全部拿来称念供养地藏菩萨和一切诸佛菩萨,大作佛事。这是在生死之际,和无形界最良性的沟通办法。

 

八、“大人布施众生,小人供养三宝”的原则

 

对于国王、大臣、宰官、长者等世间领袖,以及世间豪贵者而言,经中说﹕若能下心布施众生,其“布施功德”多于对三宝的供养。

对于小百姓而言,他们没有钱财势力,所以他们对三宝的“供养功德”大过于布施功德。

 

九、 地藏菩萨摩诃萨是不可思议之力的总代表

 

忉利法会上,地藏菩萨摩诃萨不只受到世尊的“殷勤付嘱”,还受到十方诸佛和诸天菩萨共同托付委命,来救拔我们末世刚强难化习恶罪苦众生。地藏菩萨摩诃萨也一再重发誓愿来响应他们,要他们不要忧虑。

在这里,我们一定要清楚认识到地藏菩萨的功德。为什么他会单独受到十方诸佛和诸天菩萨的共同托付委命?

首先,他的深誓大愿不可思议;其次,他有不可思议神力、不可思议智能力、不可思议慈悲力、不可思议辩才力、不可思议方便力。地藏菩萨就是以此无量功德,作为我们末世南阎浮提“刚强难化习恶罪苦众生”的唯一救拔者。这是每一个读《地藏本愿经》的人,一定要牢记在心的。

 

十、  《地藏本愿经》是此时此土一切众生和地藏菩萨摩诃萨正结佛缘,最重要的第一本经典

 

因为其它诸佛菩萨的法门都有门槛要跨,多数必须是“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才有资格修学,我们现在连十恶业道和八苦都不能自救自拔自解自出,种种殊妙法门都归依不上,只有地藏菩萨不设门槛,故是专门救拔、专门对治我们这些福薄善浅、刚强难化、习恶罪苦众生的。一旦跟地藏菩萨结上缘,就得他神力加持并得受持种种殊胜方便地藏法门,通过这些法门,很容易就跟一切诸佛菩萨,和一切种种胜妙法门接上缘。因此,我们要好好学习《地藏本愿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