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南祖师

 

慧南,俗姓章,江西玉山县人。生于公元1002年,寂于公元1069年,谥普觉禅师。

我手佛手兼举,禅人直下荐取。

不动干戈道出,当处超佛越祖。

我脚驴脚并行,步步踏着无生。

会得云收日卷,方知此道纵横。

这是祖师对自己所创的“三关”学说的颂语。祖师11岁出家,受具足戒后,往靖安县泐潭寺依云门四世宗匠怀澄禅师学云门宗禅法,怀澄令分座接纳学人,由此开始名振诸方。一日游新建县西山,偶遇翠岩寺 临济七世宗匠文悦禅师,夜话云门之道。临济宗匠文悦谓慧南:“澄公虽是云门之后,法道异矣。”“云门气宇如王,甘死语下乎?澄公有法授人,死语也。死语岂能活人乎?”并为他指明出路:“石霜楚圆手段出诸方,你宜见他去”。慧南遂往衡山拜谒福严寺贤禅师,留寺掌书记。未几,贤寂,慈明楚圆受郡守之请继主福严。慧南于此得临济宗匠楚圆印可为八世法嗣。楚圆于康定元年(1040)示寂,慧南编其法语为《慈明和尚五会语录》行世。

慧南离福严寺后,初住持永修凤栖山同安寺,后住持庐山归宗寺,再迁宜丰黄檗山积翠寺,晚年宋英宗治平二年,即公元1065年应太守程公孟之请住持修水黄龙山崇恩禅院至圆寂。

祖师一生继承和发扬了云门与临济二宗的学说,将两宗学说融为一体,从而独创一宗--黄龙宗。

他在归宗寺开堂接众时就常说:“道远乎哉?触事而真!圣远乎哉?体之即神。”上堂拈拄杖曰:“道之与圣,总在归宗拄杖上。汝等诸人,何不识取?若也识得,十方刹土,不行而至。百千三昧,无作而成。若也未识,有寒暑兮促君寿,有鬼神兮妒君福。”他在上述诸寺先后33年,弘扬的都是临济宗“触目而真”的宗义,主要理论是他在黄檗积翠寺阐述的:“道不假修,但莫污染。禅不假学,贵在息心。心息,故心心无虑;不修,故步步道场。无虑,则无三界可出;不修,则无菩萨可求。”

祖师到黄龙寺时,已是晚年,其修行造诣均臻化境,其名号声望已响彻丛林,座下高僧如云,参觐学人不绝。洪州太守光禄程公孟就是响祖师“三关陷虎,坐断十方”威名,才敦请其徙居黄龙古刹的。祖师到黄龙后,将接引学人的方法,精炼为如下三转语:凡学人来参学,他出口便问“人人皆有生缘,上座生缘何处?”正当问答交锋,却复伸手问“我手何似佛手?”又问诸方参请宗师所得,却复垂脚曰“我脚何似驴脚?”因祖师深谙慧能“南顿”之义,句句乃悟道要领,问中又兼有云门严峻之风,因此非了断尘性又有大机锋大智慧者,很难契其旨,故被丛林目之为“黄龙三关”。由是名振四方、派被天下,黄龙在禅宗五家之中脱颖而出,自成一宗。并在宰相王安石、张商英、张浚、周必大和权臣徐俯、韩驹、李邴、张九成、郭功甫、张鎡以及名儒三苏父子、黄庭坚、杨时、吕本中等的护持下风行全国,由后是经宗传往日本、朝鲜,渐播全球。

祖师于宋神宗熙宁己酉岁四月二十三日(《五灯会元》载神宗熙宁己酉年三月十七日),端坐而逝于寺,阇维得五色舍利,塔于寺前右山,其东为祖心塔,西为惟清塔,均保存完好,现为黄龙山之著名文物古迹及游览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