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老师问答
黄胜常
问﹕有人说,“某人往生了。”究竟怎么能证明是“往生”?
答﹕一切众生死了都得“带业往生”!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这一“生”,正是上次“死”所带来的业果,也就是说,我们是带着前世的业,来投向今生的。今生生成这样的有情,正是前生的“业果”。而现在的“生”,正是今世必死的因,死又变成了生的业果。今生将如何死?将被今世如何对待前世业的成果而定,这又叫今世业。而今世如何死,又将决定来世往何处生。
一切人事物的生住异灭、成住坏空、生老病死都是依照“因果律”而进行的,不可能有因无果;也不可能有果无因。因此,“往生”是一定的,是“不证自显”的。倒是“往生何处”?才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
问﹕我们为什么不信佛说人死后还要再生?
答﹕因为我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孔子一句话的深刻影响,从未怀疑过﹕
“未知生,焉知死?”活着时的事,都搞不清,又哪能去弄明白死后的事?
我们应反问﹕既然生与死是矛盾而又互相依存的两个对立面,如果未知死,又焉能知生呢?
我们从白血球增加的数量,来认识细菌在人体内繁衍的情况。我们并不因细菌数量难知难见,而放弃去认识细菌,我们很聪明地通过认识它的对立面--白血球,而认识细菌。
这里使用的方法,跟佛法中的“反照法”有相近之处。惠能大师说﹕“汝但反照,密在汝边。”
一切人事物的本质,都无形无相的,但我们正是通过它的对立面--现象--有形的表相,去认识那无相的本质。
当我们对本质有所了解,就更能掌握一切人事物变化无常的各种表相了。
只有正确掌握生与死的互动关系,才能有真实正确的认识和了解,排斥任何一端,就同时令它的对立面永远成谜。没有死的生,生从何来?又往何去?若无来无去,则如梦如幻,毫不真实,死亦如是。没有生的死,它到底有何意义?生的定义由死赋予,反之亦然。
问:佛教的“轮回”是不是靠灵魂去转世投胎?
答:这个问题的提法,和一般宗教以及信鬼神者的“灵魂说”,没有两样。佛教是反对“灵魂说”的,六道轮回是业力的承传,是靠因缘果报不断相似相续生来进行的。
问:为什么“灵魂说”不能成立?
答:相信“灵魂说”的要害,在于肯定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特的”灵魂,而这个灵魂,不管上天堂或下地狱,都是永生不灭的。既是永生不灭的,即是“真常”,“真常”常住不变,所以这个灵魂就是“真我”。
这里露出了狐狸尾巴﹕如果我的灵魂是那么独特而又真常不变的话,那么它的性质品格--也就是说它的善恶、贵贱、愚智、美丑,就早都定了,怎样也改变不了。那么天堂、地狱,也早订座了,还在乎什么为善、为恶,乃至信不信神?
假若我的行为--身口意三业,能改变我的灵魂性质和品格,那么这个灵魂就不是常住不变的,也不一定是那么独特的,那么刚才说的那个“真我”又如何安立呢?
故知“灵魂说”的虚妄错谬,一戳即破,但无始以来,却不知迷惑多少千百亿万恒河沙数有情,令彼不见真实。
佛教认为一切法无常、无我,当然不会相信“灵魂说”。
问:既然没有灵魂,也没有一个“我”在轮回,那有没有真正的“我”?若有,它在哪里呢?
答:有。“真我”
就是那个能正确认识,能真正觉悟到灵魂是假;“灵魂说”是错;一切“我”不实;一切因缘果报相似相续生的觉性。这个觉性常住不变,叫做“佛性真我”,又叫“诸佛大我”。
从某一个角度来看学佛,就是自心离一切假我,而回归依止佛性真我,这就叫“皈依佛”。
问:何谓善男子,善女人?
答:能持“十善法戒”,远离十恶法,自觉地停止与一切人事物恶性互动的人,就算是“善男子”或“善女人”。
“十善法戒”的内容是戒身、口、意三业。我们的“身”,能犯三种恶业--杀、盗、淫;我们的“口”,能犯四种恶业--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我们的“意”,能犯三种恶业--憍慢邪见(痴)、瞋恚(瞋)、嫉妒(贪)。
问﹕我是商人,作生意就是为了求利争利,这样如何能够持戒呢?
答﹕戒有许多种,最高级的戒,是“菩萨清净戒”--也就是依智不依识,依义不依语,依法不依人,依大不依小、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的“五依五不依戒”,但要持得上这种戒,非有大愿力、大福报、大资粮才行。
佛陀慈悲,为不同愿力、福报、资粮、根器的人,订下不同次第的戒,先持初级易持的初级戒,持好了这个次第的戒,就会具备“戒力”,所以有力去持下一个次第的戒,也就是更高级的戒。
持最初级的戒,应先止恶。什么是“恶”?无惠利而有伤毁,即是恶。
如何止恶?
一,坚绝不作恶事--
杀、盗、淫、酒。
二,坚绝不说恶话--自伤伤人的话和谎话。这一来就持上了“五戒”。
三,坚决不去思量恶事,不去想那些自伤伤人的事,进一步也不要给太多的人、事、物赋予伤毁性。换句话说,就是不许思量恶事。
若能作到上述几点,则有福报资粮去学习持更高的戒了。
问﹕有没有什么简单的方法,让自心很快地止恶?
答﹕有,我们平日可以随时随地以“有相三戒”来检视自己:
什么是有相三戒?
一,只要一察觉自己的恶心思起来了,就要赶快“松油门,带剎车,调转车头”。若脚离不开油门,也不踩剎车的话,难免出车祸,甚至翻车丧命。
二,坚绝不许“拉狗尾巴”﹕不要“有意无意”地去触及对方不愿意被触及的疮疤。
三,“不打乒乓球”﹕每个家庭都有张无形的乒乓球桌,平日你一言来我一语,勤练不息,一旦高手对招,招招“抽球”、“旋球”,球速愈打愈高,越杀越狠。要坚持不主动拿球拍,万一听到对方拿球拍敲桌子叫阵,坚决不反应。否则一拍即合,立刻掉入恶性互动之中。
要能作到上面三项,则能立刻将起恶的心止住。
问﹕当我丈夫酗酒现恶相的时候,我该怎么办?
答﹕在面对任何暴力和突发意外的时候,我们要能立即持戒,坚决不恶性互动,不许自心起恶,不让自心起委屈感和瞋恨心。不只不起恶,还能立刻想到如何才能帮对方化解,坚决思量善事。
能这样作,当然不容易,要先能从他人现的恶相中见到他们的苦;然后再从他们的苦行苦受中认领启示,更深切地认识到攀缘三不坚法的过患,深刻踏实地走稳知苦、怖畏、厌离这三个止恶的步骤,将自心的力量调发出来,准备踏上行善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