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 三届吴越佛教学术研讨会

全文

1、佛教比喻经的分类与《出曜经》目录勘定刍议  ……………………………………荆三隆

2、《新譯經律異相》譯註商兌(一) ………………………………………………… 董志翹

3、新编《律藏》分类目录及其解题

      ——以《大藏经总目提要·律藏》为例………………………………………… 陈士强

4、道安的《综理众经目录》及其主要佛学思想  ……………………………………… 吴小丽

5、授戒法系视域下近世佛教律宗文献研究  ……… ……………………………………马海燕

6、西南地区藏外佛教文献初探

       ——以武陵山区为例 …………………………………………………………… 黄尚文

7、日藏南宋名儒林希逸辑《雪岑和尚续集》考释………………………………………王晚霞

8、彭绍升在佛教文献方面的贡献 …………………………………………………………钱 

9、“恩”与“报恩”:佛教伦理的理论与实践——从《佛说盂兰盆经》说起      刘雄峰

10、民国时期的世界佛学苑图书馆  ………… ………………………………………… 叶宪允

11、東漢經師譯經中顔色詞的異同…………………………………………………………方一新

12、明僧释明河《补续高僧传》成书考 ……………………………………………… …金建锋

13、《寶林傳》校讀劄記 …………………………………………………………………李艷琴

14、《比丘尼传》文献整理拾遗………………………………………………………… 国 

15、中国佛教经典的抄纂传统………………………………………………………………陈文庆

16、俄藏敦煌Дх00293号《三藏圣教序》文书考 ……………………………………  

17、陈舜俞《庐山记》的再探讨………………………………………………………… 李勤合

1820世纪中国佛学的疑伪经研究——以《大乘起信论》与《楞严经》为视角……刘 

19、《因轮论》研究——文本、新译、图解  ……………………………………………何欢欢

20、“綩綖”辨考 …………………………………………………………………………张春雷

21、从佛法的“禅定”视角探究直觉的本质……………………………………………  

22、从美学视角解读净土宗与《坛经》——以人间佛教思想为例………… 蔡洞峰;殷洋宝

23、從“歸去來”到“大聖變”:論佛教與中華文化的一側面 ……………………  林生海

24、梵夹装佛教文献装帧形制演变考 ……………………………………………………周 

25、敦煌本三论宗《法华经》注疏文献叙录 ……………………………………………吴建伟

26、佛教鬼神观述略兼论与中国传统鬼神观之差异——以《法苑珠林·六道篇鬼神部》为文本的思考……刘军峰

27、佛教藏经中有关弥勒经籍弥勒教化思想研究 ………………………………………项一峰

28、福称、妙音笑大师《八事七十义》之对比……………………………………………释龙相

29、改邪歸正之源流及其變體的整理 ……………………………………………………湯仕普

30、敦煌遗书旅博本《壇經》與《大辯邪正經》同抄蘊含的思想關聯     胡小梅,羅二紅

31、敦煌遺書——“旅順博物館藏《六祖壇經》”研究 ………………………………羅二紅

32、六祖惠能的“物”与海德格尔的“物”…………………………………………………    

33、试探佛教的如厕文化 ——从敦煌壁画中的如厕图谈起 ……………………………胡同庆

34、瑜伽教说的“别时意趣”与净土教——兼论印度大乘佛教的成佛论……………存

35、道安经录命名的探讨与部卷数统计………………………………………………… 张

36、大乘般若系文献菩提心一词异述略考……………………………………………… 宗

37、维摩诘无垢称是一位圣密胜义僧菩萨摩诃萨 ……………………………金刚师红(刘蕻)

38、唐代下层民众的佛事活动及其特点述论——以《太平广记》为中心………………韩 

39、洛南华严寺及相关碑刻考述……………………………………………………………党 

40、《仁王经》流传的历史考察——以敦煌吐鲁番写本为线索…………………………魏一骏

41、《長江中游佛教造像記》校補舉隅 …………………………………………………曾 

42、黑水城出土西夏文《药师经》考 ……………………………………………………崔红芬

43、大汕其人之文献学考证…………………………………………………………………王振宇

44、朝鮮半島的轉輪藏………………………………………………………………………张 

45、宋僧惠洪《冷斋夜话》称引宋代高僧行迹考辨………………………………………周 萌

46、《佛祖历代通载》版本源流考…………………………………………………………杨志飞 

47、明清重庆佛教寺院经济初探——以碑刻文献为中心的考察………………………邬宗玲

48、《不知题佛经义记》的一乘思想…………………………………………………… 张 

49、敦煌文书中所存尼僧祭文校考……………………………………………………… 杨宝玉

50、南北传藏经中的《念处经》对比-------以身念处为中心…………………………雷晓丽

51、从敦煌壁画看寺院规划……………………………………………………………张勋顾毅

52、敦煌文献《杂阿毗昙心章》的基础研究——以“四沙门果义”的校订为中心……向 

53、历代杭州净慈寺寺志修纂特色及新修寺志刍议…………………………………… 王心喜

54、兩種《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與《阿難分別經》關係考辨……………………………高列过

55、〈牟子理惑论〉中“死后更生”问题之探讨…………………………………………杜忠全

56、巴利与汉译佛典中“空”的意涵…………………………………………………… 释阿难

57、<瑜伽师地论>遁伦记》版本辨误举隅——关于“过于一百五十戒”…………释观清

58、汉译佛教文献的注释问题…………………………………………………………… 李 

59、《佛说阿弥陀经》梵汉文本对比…………………………………………………… 释圣一

60Catalogues of parallel Buddhist sūtras in Pali, Chinese, Sanskrit, and other languages.……………Roderick S. Bucknell

61The Impact of European Sanskrit Philology on Buddhist Literature Studies in Modern Japan: Focusing on the Role of Karl Florenz (1865-1939)………Masako Sato

62How were Kumārajīva's Texts received?………………………………Charles Willemen

63What is Buddhist Methodology? ……………………………………Hari Shankar Prasad

64Digitalisation of Sanskrit Mss in the PRC the prime need of Buddhist studies………………………Prof. Nirmala Sharma, India

65Contribution of Za a-pi-tan xin lun (雜阿毗曇心論)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bhidharma School in China………Lalji Shrava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