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语惊心

 

我童年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外婆家度过的。外婆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我每次从床上醒来的时候,都能看到佛龛上供着的那尊观音像,慈眉善目地看着我,露出神秘的笑容。我问外婆:为什么观音总是那样看着我?外婆说,观音是无所不能的,她能看出你的心里在想些什么,你不能欺骗观音,要时时心存善念。于是,每当我瞒着外婆溜出去玩的时候,便总想着万能的观音是否正躲在我头顶的那朵云后面看着我。外婆忙完了家里的活计坐在佛龛前念经的时候,我倚在外婆的身边听那些拗口的经文,便想观音是如何知道我心里在想些什么的。总是在我神游物外的时候,外婆一拍我的后脑勺:“心就是佛,慈悲为怀,喜舍天下。” 学佛必先修心,修心,即是佛经中的“自净其意”。思想先要清净正确。而慈是促进他人的幸福,悲是促使他人解除痛苦,喜是能为他人的成功感到快乐,舍是促使自己对众生一视同仁。如果人人都能做到,人间岂不就少了许多纷争,多了无尽快乐?年少时不明白那是什么意思,外婆悠长沉静的声音却一直飘在记忆之中。

逢初一、十五,外婆会带我去寺庙烧香。早早地随外婆起床,乡间的空气十分清新,弥漫着榆钱花的香气。风吹在身上,凉丝丝的。我总是不安分地跟着外婆走,扯几枝田埂上的野花做几个滑稽的动作,弄一片能吹响的草叶吹出不成调的曲子。快到寺庙的时候,外婆便严肃起来,替我掸去身上的灰尘,扯平弄皱的衣角,牵着我的手走进寺庙。外婆带着我一路跪拜,从皮夹子里取出钱让我塞进功德箱。我问外婆为什么,外婆说,这是捐的香火钱,以后可以重修寺庙,为佛祖再塑金身。我又问外婆,佛祖是万能的吗?外婆说,是的。于是我在日记里写:“佛祖是万能的,为什么还要大家捐钱,为什么不自己造一座寺庙?外婆的钱应该给我买漂亮的橡皮筋。”母亲看后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并说:“燃心香一瓣,亮心灯一盏。点一盏心灯,不但可以照亮自己,而且不会留下自己的影子。”母亲当时所讲的佛教故事已经模糊,那句佛语却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加清晰。

父母离世,诸事不顺。心中郁闷难解,便带着女儿到外婆家小住,又记起了那座童年时常去的寺庙。外婆早已走不动了,女儿开心地和邻家小孩玩到了一起,我只能一个人独往。寺庙早已今非昔比了,重修了山门,大雄宝殿庄严雄伟,香客不断,檀香馥郁。看香客们的脸,一张张写满坦然、安详、幸福。我有些嫉妒,又有些疑惑:莫非佛祖真是万能的,满足了香客们的虔诚心愿?佛门净地,果真能拂拭了众人的心灵?信步流连中,突见一潜心打坐的佛门弟子,那入迷的神态止住了我的脚步。看他不过三十左右,缁衣素食相伴青灯古佛,何以能够如此心态安详、心无旁骛?我悄然坐在了他身边,揣揣向他求得指点,问我心中疑惑,说:为何现代人烦恼不断,纷争不休?佛祖高高在上,真能普渡众生,免除人间疾苦?他笑而不答,良久,合掌垂目:佛渡有缘之人,我送你一句佛语吧,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芸芸众生,许多的失意和烦扰不都是在苛求得到中萌生的吗?知足者常乐,赐福者得福,珍惜所拥有的,帮助你所能帮助的,用爱自己的心去爱别人,用看自己的眼睛去看别人,施人以爱,赐人以福,最终爱心与福祉都会回到你身边。

慈悲为怀,喜舍天下。

点亮一盏心灯。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

我爱极了这些佛语。

                  (燕  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