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山禅寺释刚延

    释刚延,1964年生于河南新安,俗姓龚。自幼在祖父身边生活,直到上学时才随父迁洛阳。某技校毕业后,分配到洛阳某厂就业。
    80年代中后期,社会上各种气功流行,“大师”辈出。刚延因其时体弱多病,故在同事劝说下练习气功,以期医病健身。在此期间,虽偶闻佛法,却如饮甘露,明晓气功不过健身之小技,而佛法才是生死究竟之大法。
    1989年秋,至豫西名刹宜阳灵山禅寺礼绍梵住持为师,消发为沙弥,是年25岁。1992年赴广东开元寺受具足戒,而后开始数年的参学游历生活。
    初至云南昆明,初为一家餐馆打工,登车采购,洗碗拖地,如此月余。后在一小寺院挂单,充任杂务僧。不久,经人指点,又入鸡足山中,住洞修禅数月。
    1993年夏,至广东绍关云门寺,就读云门佛学院。两年后,任佛学院修待班主任。学业结束,又赴南华寺僧戒一次,于96年3月,朝普陀山观世音菩萨道场,先后挂单普济寺、法雨寺等。数日后,离普陀又赴九华山、五台山朝拜。1997年,应浙江从居士邀请,赴玉不岛等处弘法度众。1998的秋,接剃度师绍梵老和尚电话,让其速回灵山寺住持寺务。其时老和尚住持释源祖庭白马寺,并任洛阳佛协会长,河南佛协副会长等各种职务,灵山寺急需得力之人料理。老和尚在打电话的同时,并派十多位居士,赴玉环将刚延接回灵山寺。
    释刚延回灵山寺后,先任监院。住持仍是绍梵老和尚,但因老和尚平日在白马寺,所以灵山寺的日常事务及寺院殿守整修的担子,就都落在他的身上。
    灵山禅寺位于宜阳城西十五里处的凤凰山半腰,山前有洛水绕山而过。灵山寺始建于金代,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世事沧桑,朝代变迁,寺院进行了大量重建维修工作,文革之后,绍梵老和尚率弟子由政府及四方信众支持,对寺院进行了大量重建维修工作,使古寺焕然一新。但老和尚移锡白马寺后,仍有大量工作留下来要人去做。刚延奉师命住持灵山寺务后,几年中呕心沥血,忍辰辱负重,新建了僧舍殿宇,硬化了寺前广场,又开辟寺院直通山下的台阶梯路,使僧众及游人香客不再绕山而行。
    在寺院管理方面,刚延法师借鉴古今丛林制度,力争在合乎佛理教法的同时,又合于时代发展的节拍。奉佛持戒,但不拘于陈腐陋规。每年一度的春季庙会,不但办得年有起色,且又应信众之请,举行了授菩萨戒、打佛七等法事活动,即增加了寺院活力,对佛法的弘扬起到推动作用。
    1999年,绍梵老和尚看到刚延几年作为,堪担重任,于是经县市有关部门同意后,正式传刚延法师灵山禅寺住持之位。是年,刚延法师35岁。
    刚延法师作为灵山禅寺文革后的第二代住持,他深知肩上的担子之重。他正在考虑实施“佛教乃佛法之教育”的宗旨,通过开办佛学讲座,创办佛刊,条件成熟时创立佛学院校等方法,使佛法如同甘露,滋润千万干裂的心田,使之遍开善美之花。